达肝解郁汤疏肝、行气、解郁、健脾
组成:柴胡10克,当归12克,白芍15克,茯苓15克,茯神15克,香附15克,苍、白术各12克,炒栀子10克,神曲15克,川芎10克,郁金10克,合欢花10克。
功效:疏肝、行气、解郁、健脾。
主治:情志不遂,或郁怒不解,或所思不畅,或忧愁伤感等所致的肝气不舒,或郁而化热,或乘克脾胃等证。症见心烦焦虑,失眠神疲,两胁及头目胀痛,胸膈痞闷,脘腹胀痛,纳少不化,或妇人乳房胀痛等,舌暗红或红,苔白或黄,脉细弦。证属肝气郁结,乘克脾胃者均可加减应用。可用于情志疾患和胃肠疾病等。
用法:先加约超过药面两横指的凉水浸泡30分钟,再用武火煮沸,改文火再煎30分钟,倒出药汁,再加入约超过药面一横指的凉水或热水,武火煮沸,改文火煎30分钟,倒出药汁,混合2次药汁,分3次约饭后30分钟温服,1日1剂。
方解:肝藏血,喜条达而恶抑郁,主疏泄,体阴而用阳。若情志不遂,肝失条达,气郁不解,或化热暗耗肝血,致肝木失养,反郁结更甚;或乘克脾胃,致脾不运,胃不化而致本证。本方为逍遥散合越鞠丸化裁而成。方中柴胡疏肝解郁。《古今名医方论》谓:“独柴胡一味,一以厥阴报使,一以升发诸阳,经云:木郁则达之,柴胡其要也。”香附、川芎、郁金以助其疏肝行气活血。当归、白芍养肝柔肝,以顾肝之体阴。炒栀子清三焦之郁火,导热下行,兼利水道。苍术健脾燥湿,配白术、茯苓健脾利湿,以助脾之运化,加神曲消食导滞,以助胃之受纳,用茯神以安心益智、安魂养神。肝气郁结为本证核心,气郁或因血、痰、火、湿、食诸郁所致,而气郁又可导致血、痰、火、湿、食诸郁。全方以治肝为主,兼顾心脾,共奏疏肝解郁、养心健脾之效。临证遇见该类患者应多加疏导。如遇更年期妇女,根据症情可选柴胡桂枝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百合地黄汤、甘麦大枣汤、黄连温胆汤等加入方中化裁。
加减运用:若两胁痛甚者,可加川楝子、木香等;若焦虑心烦甚者,可加丹皮、合欢皮等;若忧郁甚者,可加远志、石菖蒲等;若乳房胀甚者,可加丝瓜络、王不留行等;若乳房热痛者,可加蒲公英、连翘等;若失眠甚者,可加炒枣仁、夜交藤等;若胸膈热甚,可加淡豆豉;若腹胀甚者,可加厚朴、枳壳等;若食少甚者,加鸡内金、焦山楂等。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达肝解郁汤 疏肝 行气 解郁 健脾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清代名医王孟英治疖病思路探讨 下一篇:寒湿也分外感与内生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