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用黄岑疗口疮
赵某,女,62岁,于2015年11月21日就诊。口腔溃疡50余年,加重2年。
患者从读小学时开始即常口腔溃疡,发病频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从2014年开始加剧,几乎无不发之时。而2015年居然持续不愈,甚或遍布整个口腔,溃疡面之疼痛常波及两太阳穴附近。患者常咽痛,觉疲劳,视力模糊,耳鸣(以右耳为剧),入睡难,睡眠浅,腰痛且常波及双下肢,脘胀不适,口干欲饮,便秘多年,3~4日1行,无夜尿,脉沉细,舌红,苔薄黄,咽甚红。证属湿热错杂,阴虚毒聚。治宜辛开苦降,养阴解毒,健脾理气。方投甘草泻心汤合一贯煎加味。
处方:黄芩30克,炙甘草15克,法半夏10克,党参10克,川黄连6克,干姜6克,大枣15克,生地15克,当归10克,川楝子8克,北沙参10克,麦门冬10克,枸杞子15克,五倍子10克,芡实20克,槟榔10克,丹参15克,玄参10克,板蓝根10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炒莱菔子10克,7剂。
二诊(2015年11月29日):患者喜述溃疡基本消失。故守上方稍事出入,以善其后。此时患者方坦陈,为治疗本病她看了好多医生,效果均不显著,这次能有这样好的效果,甚是感激。
按:口疮(口疳)涵盖了西医学的口腔溃疡病,多病在脾(唇乃脾窍)与心(舌乃心苗)。实践证明,本病与劳累、熬夜、工作压力大、人际关系紧张、家庭欠和睦、饮食不当及心情不好等因素紧密相关。其发病大多断断续续,甚或呈有规律性地发作,如月经前或月经后或月经期间。患者脉细主湿,苔薄黄主热,而脉沉主正气不足。湿热蕴积中焦脾胃,升降紊乱,不仅致脘胀不适、口干欲饮、便秘,而且日久气血腐败而致口疮。脾胃病侮肝胆,则肝血不能濡润,胆经不通利,故自觉疲劳、视力模糊、溃疡面之疼痛牵引两太阳穴附近亦痛;累心及肺则心不能主神灵,阳不能入于阴乃至肺不能布津致入睡难、睡眠浅、常咽痛;传肾则津液不能上承也不能达于肾之外府,故耳鸣(以右耳为剧)、腰痛且常波及双下肢。病变波及五脏两腑(胆、胃),但根本在于脾胃。故治宜化湿清热,养阴解毒。方投甘草泻心汤合一贯煎加味。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从肺论治月经病 下一篇:镇肝熄风汤治阴虚阳亢型眩晕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