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热咳喘方学用体会
典型案例
高某,女,59岁。2016年10月25日初诊。
主诉:反复咳喘2年加重1月。该患者2年来反复咳喘,每于气候变化则病情复发加重,近1月因进食海鲜,复感寒后病情复发加重,咳喘,时喉中有喘鸣声,咽痒,咳吐黄白相间痰,夜喘甚,动则气喘加重。曾于中国医科大学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现口服甲氧那明胶囊,吸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舒利迭)50微克/250微克,日1次,但仍频发不解,今求中医治疗。家族母亲有咳喘病史。
刻诊:咳喘、咳吐黄白痰,咽痒、呼吸气粗、喘促不宁、喉中喘鸣、夜喘鸣甚,时不能平卧,伴胸闷气短,动则更甚,睡眠欠安,纳谷欠馨,大便略干结,小便黄。形体肥胖,舌质红,苔中根黄微腻。脉沉弦而滑。
辨证:素体肥胖、痰湿偏盛,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复感外邪,从其类化、入里化热,致痰热壅肺,肺失宣降而咳喘。
治则:清热化痰、肃肺平喘。
方药:肺热咳喘方。鱼腥草30克,芦根30克,桃仁10克,生薏苡仁30克,冬瓜仁30克,桑白皮10克,黄芩10克,瓜蒌皮20克,桑叶10克,杏仁10克,桔梗10克,僵蚕10克,地龙15克,蝉蜕15克,当归20克,熟地20克。7剂,水煎服,日3次,口服;忌辛辣醇酒、肥甘厚味,调情志、避风寒。
2016年11月1日二诊:服药后效极佳,当日即停吸舒利迭,以及口服西药,咳喘明显减轻,自诉活动略气短,原方改黄芩12克,杏仁15克,再进10剂。
2016年11月10日三诊:告之已无咳喘发作,原方继服5剂。后电话回访至今未复发。愈。
按:肺热咳喘方方药组成为:鱼腥草、冬瓜仁、生薏苡仁、芦根、桃仁、杏仁、桔梗、桑叶、瓜蒌、桑白皮。源于医圣张仲景的苇茎汤(附方《千金》苇茎汤)合《温病条辨》桑菊饮加减而成。同时吸取了北京中医药大学印会河教授《印会河新编中医内科新论》中对鱼腥草治疗肺热咳喘的经验。此方的临证病机为痰热壅阻肺气,肺失清肃致咳喘。取名肺热咳喘方,肺为定位,热为定性,咳喘是病证,故名肺热咳喘方,使见其方则明其用。临床用于现代医学的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肺脓肿、支气管扩张、哮喘等属于肺热或痰热者,老少皆效。常言:“此方好,无毒,口感好,易口服,价格低,能充分体现中医简、便、廉、验。”但本方在应用时应随症化载,体现师其法而不泥其方,今介绍如下:①伴发热、咳黄痰者,加生石膏,既退热又治黄痰。②外感风寒未全入肺,尚有表证,如喷嚏等加炒苍耳子、辛夷。③痰多者加川贝、浙贝。④顽痰老痰,咯痰难出且黏稠者,加海蛤壳、海浮石。⑤伴咳血,量少者,合黛蛤散;量多者加藕节、白茅根、白及。⑥大便干结加生大黄。⑦咳绿痰(绿脓杆菌、厌氧菌)加金荞麦。⑧在临床应用时如伴喘促不宁,喉中哮鸣有声者,加僵蚕、地龙或蝉蜕,以从风论治。⑨如夜咳喘甚者,常加当归、熟地以金水相生,常收显效。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肺热咳喘方学用体会 肺热咳喘方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健脾和胃、消食化滞法 治疗气郁发热 下一篇:无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
无相关新闻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