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筋活络汤
组成:葛根30克,当归15克,生地20克,白芍30克,川芎10克,木瓜30克,鸡血藤30克,姜黄10克,怀牛膝20克,甘草6克。
功能:养血舒筋,活血通络。
主治:颈项强急,背痛腰痛,四肢关节痛,肢体麻木等阴血不足,经脉失养,脉络不通所致颈椎病、腰椎病。
用法:水煎服,日1剂,早晚温服。
方解:筋束骨而利机关,为肝所主。《素问·痿论》曰:“肝主身之筋膜。”《素问·五藏生成》曰:“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说明筋受肝气之浸淫,气血之濡养,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若肝血不足,筋失血养,则关节不利,筋脉挛急,肢体麻木疼痛。故治法以补血养肝,舒筋柔筋,活血通络为主。方中以当归、生地、白芍、川芎,即四物汤,滋阴养血而柔肝为基础,补肝之体,调肝之用;重用葛根,一则可宣通经气,解经脉气血之郁滞,二则生津液,以缓经脉之拘急;重用白芍、木瓜,与甘草合用酸甘化阴,柔肝舒筋;鸡血藤行血补血,舒经活络;姜黄、牛膝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姜黄偏于行肢臂而除痹痛,牛膝偏于行腰膝而除痹痛,使上下兼顾。如此肝血得养,筋脉以通而病证自除。
加减运用:若偏于上肢病变者,重用姜黄,加桑枝;偏于下肢病变者,可加威灵仙、川断、杜仲等;若血虚有寒者,加细辛、桂枝、通草等;若血瘀明显者加红花、赤芍、郁金等;若夹痰湿阻滞者,加萆薢、生薏仁、丝瓜络等。
典型案例:杨某,男,56岁,以“手麻4年”为主诉,于2015年3月16日初诊。症见:双手指发麻,活动后稍减,腰痛,左腿冬季麻木,夏季缓解,纳眠可,二便调,口中和,舌质淡,苔白腻,脉细无力。查颈椎MRI:颈3/4、5/6椎间盘轻度突出;胸腰段DR:胸腰椎骨质增生。证属血虚寒凝,经脉阻滞。处方:葛根30克,当归15克,生地20克,白芍30克,川芎10克,木瓜30克,鸡血藤30克,姜黄10克,细辛3克,桂枝10克,通草6克,鹿角霜30克,甘草6克,生姜3片,大枣3枚为引,10剂,水煎服,日1剂。
二诊(2015年3月30日):手指麻木减轻,腰痛不明显,余无不适,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上方继服10剂。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宣散渗湿利水解心衰水肿 下一篇:无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