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天麦冬汤治疗咳嗽
病案一
许某,女,35岁,2016年5月26日初诊。咳嗽、吐黄痰2年余,久治不愈。平素下午或午睡平躺时易咳嗽,饮食冷时咳嗽亦会加重,晨起刷牙时干呕,怕冷风,易感冒,四肢发凉,胸闷气短,心悸心慌,多汗,纳寐可,二便畅,舌淡暗,苔薄白,脉沉细略涩。予司天麦冬汤原方。
处方:剖麦冬20克,桑白皮12克,钟乳石12克(先煎),潞党参10克,炙甘草10克,炙紫菀12克,香白芷6克,法半夏10克,淡竹叶10克,7剂。
二诊(2016年6月2日):诉上方后咳嗽、黄痰减轻大半,觉咽部不适,予加味四七汤合麦冬汤调治。
病案二
卢某,女,52岁,2016年5月26日初诊。主诉:咽痒、干咳近8个月,吃干果、遇冷空气和右侧卧位时咳嗽较严重,颈痛,颈部怕冷,寐差,纳可,二便畅,舌淡暗,苔薄黄有裂纹,脉沉小弦。予司天麦冬汤原方。
处方:剖麦冬30克,桑白皮15克,钟乳石15克(先煎),潞党参15克,炙甘草10克,炙紫菀10克,香白芷10克,法半夏10克,淡竹叶10克,7剂。
二诊(2016年6月2日):咳嗽已愈大半,唯咽中仍有异物感,苔由黄转薄白。上方加桃仁10克,威灵仙10克,7剂。
三诊(2016年6月9日):述服上方咽痒消失,8个多月顽咳已愈。今因睡眠欠佳来诊,转治睡眠。
分析
古代医家张子和有云:“病如不是当年气,看与何年运气同,便向某年求活法。”麦门冬汤原为岁火太过,肺金受邪而设,丙申年少阳相火司天,阴行阳化,易出现肺金受邪之病;又丙年寒水太过,寒甚火郁,麦冬汤方义救金抑火、实土御水,正与此运气病机契合。
本方包涵了《金匮要略》麦门冬汤的主药麦冬、人参、半夏、甘草。《古今名医方论》中喻嘉言评论《金匮要略》麦门冬汤曾说:“此方治胃中津液干枯,虚火上炎,治本之良法也。夫用降火之药而火反升,用寒凉之药而热转炽者,徒知与火热相争,弗知补正气以生津液,不惟无益而反害之矣。凡肺病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胃气者,肺之母气也。《本草》有知母之名,谓肺藉其清凉,知清凉为肺之母也。又有贝母之名,谓肺藉其豁痰,豁痰为肺之母也。然屡施于火逆上气,咽喉不利之证,而屡不应者,名不称矣。孰知仲景妙法,于麦冬、人参、甘草、大枣、粳米大补中气以生津液队中,又增入半夏辛温之味,以开胃行津而润肺,岂特用其利咽下气哉!顾其利咽下气,非半夏之功,实善用半夏之功也。”
司天麦冬汤在《金匮要略》麦门冬汤的基础上又增加了钟乳石、桑白皮、紫菀、白芷、竹叶等药。缪问《三因司天方》释麦冬汤云:“桑白皮甘寒,紫菀微辛,开其膹郁,藉以为止血之功。再用半夏、甘草以益脾土,虚则补其母也。白芷辛芬,能散肺家风热,治胁痛称神。竹叶性升,引药上达。补肺之法,无余蕴矣。要知此方之妙,不犯泻心苦寒之品最为特识。盖岁气之火,属在气交,与外淫之火有间,设用苦寒,土气被戕,肺之化源绝矣。”
《本经》认为钟乳石:“味甘,温。主咳逆上气,明目益精,安五藏,通百节,利九窍,下乳汁。”本方用其补肺之阳,止咳下气,甚为重要。曾有一患者先未配到钟乳石时效不显,配上钟乳石后即效显。
本案两位病人,或干咳,或咳黄痰,脉皆沉细,舌黯,肺金被火所烁可知。选用麦冬汤,符合缪问所说“是方也,惟肺脉微弱者宜之,若沉数有力及浮洪而滑疾者,均非所宜”的论述。
司天方调整天人关系的基础上,也兼顾了辨证施治。如案一病人转为咽中异物感时加用了加味四七汤;案二病人咽痒、干咳较甚,对于这种类型的咳嗽,常在处方中配伍桃仁与威灵仙,《名医别录》谓桃仁能“止咳逆上气”。《开宝本草》记载威灵仙能“主诸风”。临床上将两药相伍,对干咳咽痒者效果显著。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温冲汤治妇人虚寒不育 下一篇:无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