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常识 --> 医案心得 --> 凉补热补 选对药材

凉补热补 选对药材

进补药方针对个别状况调整,体质太燥热的孕妇不需勉强喝八珍汤等热补方,可以凉补药方为主。不过,凉补、热补的方向仍须由中医诊察后判断。

有妇产科医师提醒孕妇,补过头会增加中风的风险。其实,进补大致分为凉补与热补,现代人进补未必都需大鱼大肉,只要用对药材就不会导致中风。

进补药方针对个别状况调整,体质太燥热的孕妇不需勉强喝八珍汤等热补方,可以凉补药方为主。不过,凉补、热补的方向仍须由中医诊察后判断。每种药材都有其特性,传统温热补品对营养不良的妇女有改善体力、补充营养的作用,但现代这类体质的妇女已经较少见。就诊时中医师会视实际状况,拟定药方。

不少人们觉得自己很虚才想要进补一番,但有些体质偏虚的人因脾胃虚弱、肠胃吸收状况不佳,吃传统的补品后出现消化不良、腹胀等症状。这类人吃反而会增加负担,结果不但没能补到,反过来影响肠胃正常作用。

虚性亢奋患者,在吃过麻油鸡、姜母鸭、羊肉炉之后,体内火气往往变更大,甚至有些人明明身体处在感冒或红肿热痛发炎状态,补品依旧大吃特吃,导致发炎、肿胀更厉害。

食补之前记得先辨清体质,补品也应有所选择,不是药材、肉类愈多愈好。原则上容易口干舌燥、口破、怕热、便秘等属燥热体质者,应以滋阴清热凉补法为主。四肢冰冷、畏冷、喜热饮等属虚寒体质者,应以温阳袪寒温补法为主。

正常体质者则可用气血阴阳并补平补法。建议可在进补前先找中医师诊断,了解自己体质类型,再选择适合的食补方法。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凉补热补  热补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中医应适当后现代化        下一篇:陷谷深刺解呃逆

>> 返回医案心得页面    >> 返回首页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2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876186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876186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