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是仁和精诚
为总结研究中华民族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识与理解,从精神、行为、物质等层面提炼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和精神实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近日面向公众发起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征集活动。那么,什么是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呢?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学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认识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思想和方法体系。总结和凝练出一个社会大众都认可的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既是传播中医药文化知识、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的现实需要,又是推动中医药事业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更是提振中医药工作者精气神的不竭源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曾在2009年下发的《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中指出,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大家普遍认为,主要体现为以人为本、医乃仁术、天人合一、调和致中、大医精诚等理念,可以用“仁、和、精、诚”四个字来概括。
“仁”,体现了中医仁者爱人、生命至上的伦理思想,以救死扶伤、济世活人为宗旨,表现为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爱护生命;“和”,体现了中医崇尚和谐的价值取向,表现为天人合一的整体观,阴阳平和的健康观,调和致中的治疗观,以及医患信和、同道谦和的道德观;“精”,体现了中医的医道精微,要求精勤治学,精研医道,追求精湛的医术;“诚”,体现了中医人格修养的最高境界,要求心怀至诚于内,言行诚谨,表现在为人处事、治学诊疗、著述科研等方面贵诚笃端方,戒诳语妄言、弄虚作假。
“仁、和、精、诚”是高度浓缩了的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深邃哲学思想和卓越文明智慧在中医药领域的集中体现,为凝练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一个范例。也许,对于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看法,也许并不是如“仁、和、精、诚”这样的高度浓缩。毕竟,浩若烟海的中医药文化,在几千年的风雨洗礼和历史沉淀中,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识与理解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产生了不同的流派及思想,形成了中医药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大气候和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是中医药文化的根基和灵魂。根深才能枝繁叶茂。开展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征集活动,更是构建中医药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之举。在201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中医药文化建设“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构建中医药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任务,并部署了工作举措。
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在于传承。作为中医药工作者,我们要担当起时代赋予的神圣责任,下更大的力气,面向社会广泛普及中医药知识,打造中医药文化科普精品,积极构建中医药文化产业体系,促进全社会形成“信中医药、爱中医药、用中医药”的浓厚文化氛围。刚刚获得“2012年度中医药新闻人物”的北京卫视《养生堂》栏目组,就是一个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的典范。它虽为地方台所办,但影响力却遍及全国,对于推广中医药文化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我们更要静下心来,认真学习、系统整理、深入挖掘传统中医药学代表性著作中的学术思想、理论观点和实践经验,对于有争议的学说、概念等,作出科学准确的评价。学古而不泥古,继承后创新,我们要结合具体临床实践,提出新的概念和方法,走出一条中西医并重的路子来,使中医药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满足多元社会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相信有广大中医药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必然能提升中医药文化的凝聚力、创造力和影响力,在全社会营造出中医药文化引领和推动中医药事业改革发展的新格局。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 中医药文化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自拟黄花忘忧汤治经前抑郁 下一篇:陷谷深刺解呃逆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冬季如何防雾霾
- 不要问“病从何来”?只需问“治向何去”?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小寒养生
- 广西玉林药市2016年1月14日快讯
- 安徽亳州药市2016年1月14日快讯
- 河北安国药市2016月1月14日快讯
- 切实贯彻好中西医并重方针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