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谈中药的命名
草药并非华夏独有,药名文化却富有地道的中国特色,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中药的命名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有着许多名堂与别趣。
中药伴随着中医文化在我国有几千年的历史。中药的分类命名,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很多方面似不遵科学,而是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取类比象,直出感悟,结果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反倒创建出一种丰富多彩,妙趣横生的药名文化。比如,以中药的某一特殊部位或整体形象来命名的有,牛膝,因其茎节膨大似牛之膝;荆芥,其茎如荆,味似芥;凤仙叶,其叶如凤尾,花艳似天仙;人参,其根酷似人之形。
以药物本身的特殊颜色而命名的,比如因色黄而定名的有黄芩、黄连、黄柏、大黄;因色白而定名的有白芷、白鲜皮、白芍;其它如红花、红藤、紫草、紫荆皮亦如是。又有以双色花而取名者,如金银花又称双花;红蓝花是红花的古名,因其花红叶深蓝而命名之。
不同种类的中药有不同的味道,特殊的味道自然成为命名中药的另一种方法。如,五味子,因其五味俱全又是果实之核即种子;酸枣肯定是因其味酸而得名;其他如苦参、苦楝皮、甘草等亦属此类。
就像身怀绝技的武林高手的绰号一样,某些中药的独特治疗作用就成了它们的名称。这有一个好处,使初涉医学的人一看药名便知道了它的功效和主治。比如,防风,具有防风祛风之功;阳起石,可补阳壮阳以治阳萎;续断,主接骨,续断骨;益母草,专治妇科诸疾;石决明,能明目;远志,功在益智强志;王不留行,虽有王命而不能留其行,故可通乳汁,逐瘀闭;大黄又名“将军”因其可穿肠破肚,荡涤污秽,冲墙倒壁,泻下积滞,风风火火如将军故名之。
中医文化根源于中国传统文化。药名的丰富而多变,有趣而通于艺,古代医家每有文彩,文士多通医道,为喜逞狡狯之智,惯弄游戏之笔的文人墨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他们巧借动植物或名医名人为命名依据,形象地表现出某种药物的功能和形态特征,以增强其传奇性、神秘性,比如,棒槌系人参的隐名,儿时读小说《红雨》其中就有棒槌神话般地传说;禹余粮乃世传大禹治水,劳顿奔波无暇饮食,弃所食之粮于江中生而为药,言粮者乃救荒之物也,情急之时是药亦可作粮以充饥。赋草木以生机,凭药物而达情,了解一味中药名就会给你带来文学色彩和文化底蕴的双重享受,颇具代表性的中药名有,何首乌、刘寄奴、骨碎补、徐长卿等。
是故以药物生长的地理环境或产地来命名则能直观地体现药材的“道地”与否。这种命名前多冠以山、水、陵、田之类的词。如,山楂以生长在山上者为佳;水仙以水为本,得水而生,有水则茂;沙参宜种于沙壤之地;车前子则必生长于道边、车辙之间;怀牛膝产于河南,川牛膝产于四川,藏红花产于西藏等。
取类比象,以动物形态来命名植物而成药名。如,马蹄莲、牛尾蕨、羊肝菜、鸡血藤、鸭跖草、鹅不食草、猫爪草等,均是以动物形体某一部分的特点来命名植物的中药名。还有以采用植物的部位直接命名的中药有,桑叶、芦根、菊花、苇茎、玉米须、竹叶、蒲公英等等,大枣的药名亦属此类。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冬季如何防雾霾
- 不要问“病从何来”?只需问“治向何去”?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小寒养生
- 广西玉林药市2016年1月14日快讯
- 安徽亳州药市2016年1月14日快讯
- 河北安国药市2016月1月14日快讯
- 切实贯彻好中西医并重方针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