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融合是趋势
“中医西化”、“以药养医”、“以西养中”成了普遍现象,简、便、验、廉的中医药因其“廉”而受到有意无意的排斥,阻碍了中西医结合的进一步发展“中医好,西医也好,中西医结合更好。”
这句话的来历,年过九旬的国医大师朱良春至今铭记在心。新中国成立不久,林伯渠手术后频频呃逆,不能进食,医生曾两次下病危通知。周恩来总理十分焦急,请章次公诊脉查病。他只用一味药,煨成独参汤,用勺一点一点地倒入病人口中。半个时辰,病人不再呃逆。至此,47天的顽症完全治愈。周恩来亲自主持召开病案讨论会,讲了上面那段话。
“中西医结合”诞生以来,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止过。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说,中西医结合至今并没有形成一个学术界公认的、内涵确定、外延清晰、符合逻辑规则的科学定义,多是从常识、经验、技术操作层面的解释。
陈凯先认为,中西医结合面临着“不中不西”的问题,中医底蕴不深、西医基础不牢、中西医知识融合不够,没有突破中医和西医的局限,没有建立起独立的思维方式和理论体系。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说,中西医结合事业的生存和发展脱离不了经济支撑。当医疗被推向市场,“中医西化”、“以药养医”、“以西养中”成了普遍现象,简、便、验、廉的中医药因其“廉”而受到有意无意的排斥,阻碍了中西医结合的进一步发展。
中西医结合的疗效,优于单纯西医,也优于单纯中医。两种医学不能互相代替,但是可以互补
中西医结合的疗效,优于单纯西医,也优于单纯中医。张伯礼说,在一些重大疑难病、复杂性疾病诊治中,中西医结合更是经常采用、确有疗效。使用介入方法治疗心肌梗死,20%~25%的病人术后会出现心肌血液供应不能恢复的问题。如果在围手术期使用中药,这种情况的发生率会降低一半。
中医和西医各有所长,各有不足,能不能取长补短有机结合?
中医和西医是两个医学体系。张伯礼说,西医是基于解剖、生理、病理基础上的分析科学,重视形态机构和病变局部。中医学是在系统论指导下的整体医学,强调人与自然和谐,重视人体功能状态和整体调节。两种医学站在不同角度和层次把握人体的健康,具有等同的科学价值,有很强的互补性,但不能相互取代。
张伯礼强调,中西医结合是取两法之长,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令人可喜的是,在生命科学领域,两种医学逐渐靠近,宏观整体与微观局部相结合,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相统一,这种观念已逐渐成为现代生命科学的主流。
中医辨证,西医辨病,各有短长。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就是发挥中西医诊治疾病的集合优势,创造新的诊疗体系
朱良春表示,中医辨证,西医辨病,各有短长。证候是机体的病理反应,疾病是症状产生的原因,两者有因果关系。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就是发挥中西医诊治疾病的集合优势,创造新的诊疗体系。
从简单“混合”到有机“结合”,最终到完全“融合”,是中西医结合发展的趋势。陈凯先认为,中西医结合要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两种医疗手段的综合运用;第二层次是理论上的结合,形成新医学和新药学;第三层次是思维方式的融合,也就是哲学层面的融合。
中华医学会副会长、浙江省科协主席李兰娟院士认为,中医是中国特有的医学。中西医在中国结合是一个很自然的事情。两种医学互相借鉴学习,甚至部分达到互相融合,长此以往,必然产生中西医结合的新医学———中国医学。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医案心得 中西医融合 中西医融合是趋势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或成中西医结合理论研究新起点 下一篇: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优势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冬季如何防雾霾
- 不要问“病从何来”?只需问“治向何去”?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小寒养生
- 广西玉林药市2016年1月14日快讯
- 安徽亳州药市2016年1月14日快讯
- 河北安国药市2016月1月14日快讯
- 切实贯彻好中西医并重方针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