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 干预亚健康 养生保健
我国即将进入老年化社会和年轻人中亚健康人群增多的现实,以及中医治未病工程的推进,为新世纪气功的发展提供了舞台。气功治未病、干预亚健康、为老年人提供养生保健的手段,可能是其未来发展的三个主要方向。
治未病、干预亚健康、养生保健——气功的三大发展方向
从治未病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等几个主要方面来看,治未病的“路径”与治已病不同,治已病强调“对症下药”,故针对性强、用药(含其他医疗措施)有“疗程”的概念,无论是否有效均不会无限度地延长疗程,以免产生副作用;而治未病是整体提升人们的抗病能力,针对性不强,所用方法一般都无副作用或副作用较轻,故可长期应用,这些特点与气功正好相符。
以气功治未病,各地已有不少实践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以上海为例,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有小东门街道地段医院推出练功十八法的经验;新一轮治未病工程开始后,有岳阳医院以易筋经防治骨质疏松的实践;近年上海中医药大学原校长施杞的“施氏养生十六字诀”入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适宜项目”,该法用于颈椎病防治的经验已在社区推广。只可惜这些工作似乎至今仍未引起专业气功人士的重视,他们虽已看到了气功治未病的重要性和可行性,但还没有具体的行动。经查询,国内至今还没有一家以气功为特色的治未病中心,专业气功工作者也尚未就气功治未病亮出自己的观点。以笔者之愚见,有条件的专业机构应当积极向管理部门申请成立治未病中心,以气功为特色,功药(含针灸推拿等)并用,创出品牌,服务大众;其他气功人士,可以加入到已经存在于各级医院中的治未病中心,作为一种方法参与相关工作。
有人认为,亚健康相当于中医所说的“欲病”状态,从大的方面来说,对亚健康的干预,也属治未病的范畴,故也是气功的一个重要的用武之地。
气功走进老龄化社会,为老年人提供强身健体、养老保健的方法,是气功的第三大舞台。近十年来,随着健身气功系列功法的推出,及健身站点的建立和健身气功指导员队伍的健全,一些老年人群体已经享受了气功为他们带来的益处,但总体上参与者依旧为数不多,绝大多数离退休老人,甚至还不知道健身气功的存在及其作用,故这一领域的潜力还很大。
行业规范的制定和一视同仁的管理——解决气功发展的瓶颈
要使气功在上述三个方面有所作为,并为人类、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两个严重制约气功发展的瓶颈必须及早解决,即行业规范的制订、一视同仁的管理。
“无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没有行业规范而对气功事业带来的影响,已在过去几十年中显露无疑。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气功大师”层出不穷、“祖传功法”相继出现、“独门绝技”争相登台……究其原因与行业规范的缺乏有关;气功管理与发展中出现的某些问题也有关联。目前,中国医学气功学会、中国健身气功协会两个国家一级学术团体,虽已获民政部门的确认,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在制订行业规范方面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如能在卫生、体育行政管理部门的领导下,两家联合制订一个既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又符合气功学科自身发展规律和现状的行业规范,相信对气功的发展与提高将有较大的作用。
如果说制订行业规范主要是气功界的事,那么,一视同仁就主要是管理部门的事了。这些年来,气功在科研经费的申请、技术职称的评审、医疗保险的准入等方面,或多或少地受到并非一视同仁的“待遇”。查阅各级各类的科研项目招标书可以发现,“气功”两字早已不见,为数不多的气功在研项目,也是通过某些变通途径争取到的——或为对项目名称进行“改头换面”,或为“公事私办”游说领导专家,即使如此,项目数与经费数额也是少得可怜。
如果这一现状得不到改变,加上论文发表、专著出版和职称评定等方面的几“难”,气功专业人才不足的状况不但不会改变,而且还会加重,气功发展的“后劲”与核心竞争力也就无从谈起。气功疗法不能进入医疗保险,大概是多数省市的共性问题,盼望着甘肃省在推广真气运行法过程中,对此有所突破。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微博·中医药(十六) 下一篇: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优势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冬季如何防雾霾
- 不要问“病从何来”?只需问“治向何去”?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小寒养生
- 广西玉林药市2016年1月14日快讯
- 安徽亳州药市2016年1月14日快讯
- 河北安国药市2016月1月14日快讯
- 切实贯彻好中西医并重方针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