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上耳药吗
耳道给药是腔道给药的一种,其剂型有滴耳剂、洗耳剂、耳用散剂、耳栓、耳用滴丸等,不同剂型用药方式是有区别的。上耳药时,应将患者头倒向一侧,病耳在上,向后上方(儿童应向后下方)牵拉耳郭,使耳道拉直,以便于上药。上药前,最好先用消毒棉签轻轻擦净外耳道内的分泌物,若分泌物较多或有脓痂时,应先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清洗外耳道,再用干棉签将分泌物及过氧化氢擦干即可上药。
散剂:先用棉签轻轻擦净耳道内的分泌物或双氧水洗耳,用消毒棉签拭净或以吸引器吸尽,用干净的纸卷成直径为2~3毫米的小管,一端挑少许药粉,一端放口中把药吹入耳内。耳用散剂仅用于鼓膜穿孔大、脓液少时,有助于干耳,一次用量不宜过多;当穿孔小、脓液较多时,散剂粉末堵塞穿孔妨碍引流,一般不用。
滴耳剂:先用棉签轻轻擦净耳道内的分泌物或双氧水洗耳,患耳向上,轻拉下耳壳使耳道暴露,滴入洗耳剂使之充满外耳道,须轻轻地抚揉,压迫耳廓,使药液进入中耳,保持体位10~15分钟或用药棉塞住外耳道,再更换另一耳。
洗耳剂:患耳向上,用棉签拭净外耳道脓液或双氧水洗耳,滴入洗耳剂使之充满外耳道,保持体位10~15分钟,用棉签插入耳道顺时针或反时针轻轻旋转后抽出棉签,再用棉签吸干药液,更换另耳冲洗。
耳栓:先将患耳内的分泌物拭干净,将1粒栓剂放入患耳的外耳道内,尽量靠近鼓膜。如患耳内无分泌物时,可先将栓剂塞入耳内,再将一湿棉球塞于栓剂的后部。一般1日1次,1次1粒。
耳用滴丸:先用双氧水洗净耳,再根据鼓膜穿孔大小,选用适宜规格的耳丸,置入中耳腔。一般每日或隔日换药一次,5~7天为一疗程。耳用滴丸简称耳丸,应用简便,疗效较好,用于患部能很快地溶解于脓液中而产生疗效,且不会阻塞外耳道,或被脓液冲失。
药膏:可将其先涂挤在棉签上,然后用棉签轻轻伸涂于耳道壁。动作要轻柔,以免损伤耳道壁或鼓膜。
用耳药前后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耳病没有明确诊断之前,不要在耳内涂有颜色的药水,如龙胆紫、红汞等,以免影响诊断。
2、不要把不溶性药粉涂入耳内,因不溶性药粉容易凝固阻塞外耳道,使中耳腔内的分泌物不容易排出。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枳实与厚朴异同辨 下一篇: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优势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
无相关新闻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冬季如何防雾霾
- 不要问“病从何来”?只需问“治向何去”?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小寒养生
- 广西玉林药市2016年1月14日快讯
- 安徽亳州药市2016年1月14日快讯
- 河北安国药市2016月1月14日快讯
- 切实贯彻好中西医并重方针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