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酒为“百药之长”
《素问·风论》言“风者百病之长”,王冰注此曰:“长,先也。先百病而有也。”临证可见寒热燥湿诸邪每依附于风而侵袭人体,故风为外邪致病的先导。《汉书·食货志》称酒为“百药之长”,可否理解为酒为诸药发挥作用的先导呢?
《冷庐医话》记载:“同邑郑拙言学博凤锵,性喜单方,言其经验最灵者有四。道光壬寅年,馆乐平汪军门道成家,粪门前肾囊后起一坚块,渐觉疼痛,虚寒虚热时作,案头有《同寿录》,检一方云:跨马痈初起,用甘草五钱,酒水各一碗煎服。如方服之,块渐软,次日略出清水,不数日全愈。”《王孟英医案》记载一例腹股沟疮毒,患者发热、呕吐、胯间痛不可当,治以生甘草一两、金银花六两、皂角刺五钱,水煎和酒服之,一剂减其势,再剂病若失。参阅上述治验时,有很多人会更多地注意方药的应用,却不知其中的诀窍在煎药、服药中的“酒”上。
“酒水各一碗煎服”和“水煎和酒服之”中暗含着两层意思:一是酒要温热服;二是服后最好得汗。外科疾患从表解为捷径,而解表多以得汗为标志。银屑病为“其在皮者”,无疑归属于外科疾患,《内经》明言“汗而发之”。温酒用于方药中可以助汗,故温酒在银屑病治疗中的应用应该给予应有的重视和提倡。用温酒后出现皮损变红、变多、变散等现象,应该反思应用的时机和度的问题,以及皮损变化的积极意义,使“百药之长”获得更好的应用,使温酒的功用机理早日彰显,使银屑病的治疗进入“给邪出路”时代,而不应该因噎废食,不应该良药得效却因世人不识之故反遭骂名。
外科名方中用酒,多在方后注中明确写到“热酒……取汗”、“被盖出汗为度”、“醉盖取汗”。酒、热、汗之间是有直接关系的,目的不外“通经之结,行血之滞”。
《灵枢·论勇篇》说:“酒者,水谷之精,熟谷之液也,其气慓悍。”《太素·经络别异》说:“饮酒者,卫气先行皮肤,先充络脉。”杨上善曰:“酒是熟谷之液,入胃先行皮肤,故卫气盛。”看来酒的药用功效与可使“卫气盛”有关。《灵枢·禁服篇》说:“审察卫气为百病母。”既然把卫气推崇到如此重要的位置,酒的作用自然不可小觑。《千金翼方·本草下·米谷部》说:“酒……主行药势,杀百邪恶气”,与酒为“百药之长”同意。
温酒可使“卫气先行皮肤,先充络脉”,为“百药之长”。那为什么在医药史上酒也留下不少恶名呢?《医学发明》言:“北方之人,常食潼乳,又饮之无节。且潼乳之为物,其形质则水也。酒醴亦然。人知水谷入胃,胃气蒸腾,其气与味宣之于经络,化之为气血。苟元气不充,胃气本弱,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其气与味不得宣畅,旁通水湿之性,润下而致之也。”看来“元气不充,胃气本弱”之人不可多食酒醴,因其究竟需要“胃气蒸腾”。胃气不足,加之冷酒、过量,无宣畅之功,而留水湿之性。
赵守真在《治验回忆录》中载一案:“刘健英,男,50岁。零陵芝城镇人。性嗜酒,近月患腹痛,得呕则少安,发无定时,惟饮冷感寒即发。昨日又剧痛,遍及全腹,鸣声上下相逐,喜呕,欲饮热汤。先以为胃中寒,服理中汤不效。再诊,脉微细,舌白润无苔,噫气或吐痰则痛缓,按其胃无异状,腹则臌胀如鼓,病在腹而不在胃,审系寒湿结聚之证。盖其人嗜酒则湿多,湿多则阴盛,阴盛则胃寒而湿不化,水湿相搏,上下攻冲,故痛而作呕。治当温中宽胀燥湿为宜……”
《礼记·射义》说:“酒者,所以养老也,所以养病也。”养老当为赞誉,而养病则为骂名。一物而毁誉不同,盖在所用不同耳。酒用量适当而温饮为取其气,有宣导散结之功,可为百药之长;而冷饮以及过量饮用不及运化,则只留水湿之性,久而为寒痰冷饮,不仅无治疗之功,却成为致病之邪。
错不在酒而在用酒之法、之人,可不慎哉?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蒲莲益胃饮 下一篇: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优势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
无相关新闻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冬季如何防雾霾
- 不要问“病从何来”?只需问“治向何去”?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小寒养生
- 广西玉林药市2016年1月14日快讯
- 安徽亳州药市2016年1月14日快讯
- 河北安国药市2016月1月14日快讯
- 切实贯彻好中西医并重方针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