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公让辨证方法浅述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全国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崔公让从事中医临床50余年,深研经典,潜心临床,在临证思辨、诊疗方法等方面有自己独到的思路,今就其辨证方法浅述如下。崔公让辨证方法浅述。
“执两用中”的辨证方法
崔公让借古圣先贤的哲学智慧来提高中医临床思维能力、指导中医临床辨证,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执两用中”辨证方法。
“执两用中”哲学思想来源于古圣先贤对自然物理深刻的体验、理解与认识,并逐渐上升到理论高度,反过来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尚书·大禹谟》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中庸》亦谓:“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崔氏“执两用中”即源出于此而构建自身之思辨体系:辨识两端、察变审机、执中有权、冲和为度。
辨识两端:对疾病和人体的认识同样是“惟危”、“惟微”的;治病疗疾的目的同样是为了达到“隐恶”,即去除病态;“扬善”,即恢复常态。所以认识、治疗疾病的手段,即辨证论治方法,也必须用“执两用中”的方法,而且首先必须辨识病证的阴阳、标本、常变、逆顺之两端。
察变审机:运用所有的中、西医诊察手段和技术,识常态,察变(病)态。常者不病;其变者不和于常时、不和于常体,进而推究其脏腑、经络、气血阴阳之病机变化,达到察变审机,“惟精惟一”的认识高度,就到达了“执两”。譬如周围血管病,必须从脉、血、络及其所连属的脏腑基础,多层次、多角度来认识考量,才能把握其病机变化。
执中有权:在全面认识疾病与人体的“执两”基础上,以去病态,复常态为原则,权衡利弊损益,有所侧重,有所作为,根据时势变化做出最恰当的选择,立为治疗方案,是谓“执中有权”。譬如动脉闭塞性疾病,“寒”象是突出表现,但不能大剂量温热壮阳,因为会徒伤阴液。瘀血阻滞,血脉不通是关键,所以重在通,所以“治瘀贯穿周围血管疾病的始终”,知权达变,才能执两用中,“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孟子·尽心上》)。
冲和为度:“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知和曰常”,“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人体是阴阳动态平衡的复合体,“和”是自然“常道”,亦即人体不病或健康之常态。“用中”即应以冲和为度,去病态,无损于常态,这在周围血管疾病治疗立法中处处都有体现。
观察手指皮纹诊断痛风
痛风,是临床常见疾病。随着社会的变迁、饮食结构的改变,痛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同时趋于年轻化。以往诊断痛风主要依靠病史及检查血尿酸值,崔公让教授则通过观察手指皮纹变化诊断痛风。
“观察手指皮纹变化诊断痛风”经过二百余例临床病例验证,诊断符合率高达100%。
操作方法:观察患者双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第一节背侧皮纹变化。若手指第一节内侧面、背部内侧面均出现轻度隆起,皮纹隆起处纹理增宽,反光点增强,无压痛,即可诊断为痛风。
通过多年来对就诊患者的有效观察,用上述方法诊断为痛风的患者经双源CT血尿酸盐结晶沉积检查,诊断符合率为100%。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银屑病治疗须“测汗” 下一篇: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优势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
无相关新闻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冬季如何防雾霾
- 不要问“病从何来”?只需问“治向何去”?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小寒养生
- 广西玉林药市2016年1月14日快讯
- 安徽亳州药市2016年1月14日快讯
- 河北安国药市2016月1月14日快讯
- 切实贯彻好中西医并重方针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