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引领膏方发展
膏方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辨证论治为基础,强身与疗疾相结合,疗效明显、服用方便的中医特种保健品。膏方乃我国传统医药学之瑰宝,长期以来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发展,在去除疾病、改善体质、补益虚羸、延缓衰老等方面功不可没,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然而目前膏方的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如地区发展不平衡,管理不到位,膏方处方质量及膏方制备工艺有待进一步规范等。因此,膏方的发展还需要正确地加以引导。
发展膏方的重要性
发展膏方是传承中医文化的需要 膏方是中医发展的历史产物,是古代医家在临床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具有营养滋补和防治疾病综合作用的中药方剂。中医膏方为中医药文化的重要遗产,其中蕴含了很多中医药文化的内容。一个好的膏方,必须充分体现中医辨证论治和理、法、方、药的传统特色;充分体现中医美好医德的传统特色,而这些都是中医药文化的良好体现。
膏方是中医“治未病”思想在临床上的重要体现 膏方作为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被运用于养生保健和疾病预防、康复整个过程。膏方以整体观念为指导,通过辨别人的体质,同时兼顾旧疾,制定适合个体化的膏方,以调节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瘥后防复的目的,正是祖国传统医学“治未病”思想在临床上重要体现。
膏方是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等思想的良好体现 膏方的作用涵盖补虚和疗疾两方面,对慢性病的调治有相对优势。膏方是中药的一种剂型,药物选择与组方有别于单纯“强身健体”的方法,也有别于一般 “补品”,在“辨病”与“辨证”的互补下,根据个体差异进行立法组方,合理配伍膏方中扶正药与祛邪药之间的比例和轻重,在“调治”上下工夫,“固本清源,攻守适宜”,“阴平阳秘,以衡为补”,完全体现了传统医学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思想。
膏方是中医学术体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古代医家及近代医家对中医膏方的应用上至皇亲国戚,下至普通百姓,均取得很好的疗效。宋代医家许叔微用治失眠和疮疡肿毒的宁志膏、国老膏,《本草纲目》中的“益母草膏”,《寿世保元》中的“人参膏”、“茯苓膏”、“琼玉膏”,《摄生总要》“龟鹿二仙膏”,张景岳《医宗金鉴》的“两仪膏”等均为古代遗留下来的著名膏滋方,沿用至今,疗效确切。许多著名中医专家,均有配制和应用膏滋防治疾病的经验体会,如秦伯末在运用膏方上卓有成效,蒲辅周老中医,在调理慢性病时,喜用膏丸缓图,临床治验甚,近代名家丁甘仁亦擅长以膏论治,颇具影响。
发展膏方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保健需求 在当今社会, 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健康要求越来越高,同时,随着生活、工作带来的压力过大、睡眠不足、饮食不规律、缺少运动等原因,亚健康状态者越来越多,而中药膏方在调治亚健康状态方面有良好疗效。膏方是根据患者不同体质特点和不同症状、体征而组方,充分体现了辨证论治和因人、因时制宜的个体化治疗原则,针对性强,非一般补品可比。
膏方发展态势
目前,开展膏方工作的医院越来越多,各地膏方节、膏方论坛开展得有声有色,膏方培训班举办得越来越好,出版膏方专著越来越多,膏方为人类的健康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在一项有关全国25家医院调查中,共有14家单位开展了膏方业务,占56%。从地区分布情况来看,主要集中于华东地区,所调研的6家单位全部开展了膏方业务;东北地区3家单位没有一家开展膏方业务,华北和西部地区有约一半单位开展了此项业务。这说明,在南方地区,膏方为广大患者的接受程度较高,而在北方地区,大家对膏方的了解程度还不高。如江苏、上海等地正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2011年上海使用膏方近30万料。当然,近年来随着人口流动和人民健康意识的提高,膏方也呈现“北进西移”的趋势。北京、安徽、山东等多个地区已经启动膏方工作,湖南、江西等地膏方的开展也取得了很好的进展,显示了较大的发展潜力。
成功开展膏方工作经验
措施有力 一些医院开设治未病中心、膏方门诊,组织有经验的专家开具膏方,严把药材选择、膏方制作关,注意膏方的科普宣传等,科学规范地开展膏方服务活动。部分地区行政部门及医院制订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如医院的准入制度、医生的准入制度、膏方制作质量规范、加工单位的准入制度等,这些措施都保证了医院膏方工作的正常开展,也保证了膏方的质量。
宣传到位 利用电视、电台、报纸、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以及开展膏方节、健康讲座、义诊等多种形式,宣传膏方在养生保健、治病防病方面的作用,宣传医院的膏方专家、膏方的生产加工等情况,使得人民群众更加了解膏方、认可膏方,为膏方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
服务细致 为患者开展多种配套便民服务,如在膏方开诊之前邮寄信件告知膏方门诊预约时间及相关专家门诊时间,膏方门诊预约服务,送膏方到家,在膏方包装袋上印制膏方服用方法、保存方法、注意事项等,为患者提供咨询服务,印制膏方科普知识小页等,使广大患者更方便、更正确地运用膏方。
膏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地区发展不平衡 目前膏方发展表现出了明显的不平衡,南方地区发展较快,北方地区发展不如南方地区,东部地区发展较快,西部地区发展较慢。
单纯经济利益驱动 目前国内膏方市场一哄而上的现象令人担忧。有些医院没有把膏方发展规范化,为了谋求单纯经济利益,一味追求膏方的数量及膏方的门诊量,不惜牺牲膏方质量等情况也不少见。
宣传力度不够 医院宣传不够,没有与各种媒体,如电视、电台、报纸等媒体建立良好的关系,致使群众不了解膏方在养生保健、治病防病的作用,医院膏方开展的情况,专家特长,膏方生产加工的情况等,因此出现不知道膏方为何物,或不知道去哪家医院开膏方等情况。
专家培训不到位 目前膏方开方医师水平参差不齐,专家培训不到位,能开好膏方的专家明显不足。很多医生没有很好的认识到膏方的作用,没有掌握膏方处方的特点,没有很好的发挥膏方的疗效。
膏方生产欠规范 膏方的生产缺乏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监督机制,因此目前膏方的生产良莠不齐,一些专家甚至表示,现在的膏方合格率不会超过50%。从膏方的生产情况来看,大部分单位的膏方为自己生产,少部分单位为外单位代加工。虽然大部分单位有生产标准操作规程,但标准或是医院自己拟定,或为行业协会拟定,缺乏统一规范。因此,加工场地的面积和空间与加工制作的规模不适应,容易出现差错和交叉污染;加工场地无防止昆虫及其他动物进入的措施;凉膏间的货架未保持清洁卫生等情况屡见不鲜。
膏方发展对策
争取相关管理部门的支持 为了使膏方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争取得到相关管理部门的支持,明确膏方作为中医治未病的重要内容,明确膏方作为中医发展的一个分支学科,从而制定相关措施充分发挥膏方在中医治未病中的特色和优势,充分体现膏方作为发展中医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
强化多个环节管理 各地区应该立足自身的情况健康有序地发展膏方,应遵照相应的法规逐步建立医院及开膏方的医生准入制度,规范开膏方的行为;建立加工单位准入制,加强膏方生产各个的环节监督,严格把好质量关;积极开展专家培训,争取培养出更多合格的膏方专家;对开膏方的医生进行规范考核等。
多形式多渠道加大宣传 利用电视、电台、报纸等媒体广泛宣传,为膏方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群众基础。医院还可以开展膏方节、健康讲座、义诊等多种形式,推进医院的膏方宣传,提高知晓度。
加强交流 地区之间加强交流与合作,吸收成功地区开展膏方工作的经验,培养更多膏方人才,逐步扩大膏方运用范围,提高膏方的国内及国际影响力。
此外,积极开展膏方相关基础与临床研究,验证膏方疗效,揭示膏方作用机理,为膏方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规范化的流程、标准化的工艺是膏方的发展方向,尽快制定出《膏方应用规范》、《膏方生产监督规范》等一系列标准。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中医常识 医案心得 正确引领膏方发展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中医药科研应与现代科技共鸣 下一篇: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优势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冬季如何防雾霾
- 不要问“病从何来”?只需问“治向何去”?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小寒养生
- 广西玉林药市2016年1月14日快讯
- 安徽亳州药市2016年1月14日快讯
- 河北安国药市2016月1月14日快讯
- 切实贯彻好中西医并重方针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