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常识 --> 医案心得 --> 同病异治愈咳嗽

同病异治愈咳嗽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同病异治是辨证论治中一个重要而具体的方面。临床上常见同一种病,由于病机不同,所表现的证也不同,治法也各异。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同病异治是辨证论治中一个重要而具体的方面。临床上常见同一种病,由于病机不同,所表现的证也不同,治法也各异。试举例说明。案1 王某,男,47岁。1988年4月5日初诊。外感月余,表证渐罢而咳嗽加剧,咯痰黄稠,咳剧胸痛,呼吸气促,胸闷口苦,发热微汗,舌质红,苔黄,脉弦数。证属表邪入里,痰热壅肺。治宜清热宣肺,化痰止咳。药用麻杏甘石汤加味:炙麻黄6克,生石膏30克,杏仁10克,炙甘草6克,炒前胡12克,淡黄芩10克,浙贝母12克,瓜蒌皮12克,桑白皮20克,地骨皮10克,鱼腥草30克。上方服6剂后,咳嗽减轻,胸较宽舒,痰色转白仍稠,舌红渐淡,苔转薄稍黄,遵前法加橘红10克,再进3剂,咳止而愈。

案2 杨某,女,65岁。1987年4月13日初诊。咳嗽3周,咯痰清稀,胸背有汗,气短发憋,曾服用通宣理肺丸、橘红丸、止咳枇杷露等,疗效不佳。咳嗽胸闷加重,舌苔白滑,脉浮滑而数。证属风寒外束,内有痰饮。治宜温肺化饮,降逆止咳。药用小青龙汤加味:净麻黄6克,五味子10克,桂枝10克,白芍药20克,姜半夏12克,细辛3克,生甘草6克,全瓜蒌20克。上方服3剂后,咳嗽胸闷,咯清稀痰等症状基本消失,大便稍秘,方中麻黄改为5克,细辛改为2克,全瓜蒌改为30克,又进3剂,病告痊愈。

按:本组病例,虽同为咳嗽,但其病机有别,前者为外感风寒入里化热,痰热壅肺,肺气闭塞。所见症状多热证,如咯痰黄稠,发热微汗,舌质红,苔黄,脉弦数;后者为外感风寒之邪侵犯肌表,内有痰饮。所见症状多具寒饮之症,如咯痰清稀,舌苔白滑,脉浮滑而数。因此前者主方选用了清热宣肺的麻杏甘石汤;后者主方选用了治疗风寒外束,内有痰饮的小青龙汤。以上两证在辨证中采用了“同病异治”的方法,紧紧抓住其各自主证的特点,前者以“热者寒之”之法,后者以“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法而皆取效。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咳嗽  姜半夏  痰饮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麻黄何以破癥坚积聚        下一篇: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优势

>> 返回医案心得页面    >> 返回首页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2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876186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876186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