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到底是什么
8月21日,刘大妈在医院里做完最后一次针灸治疗,摸摸右脸颊,发现自己的面瘫真的治好了。“中医真挺厉害的,这针灸真是神啊!”刘大妈不由赞叹,同时有个问题却让她心中充满疑惑,“扎几针怎么就能治好病?大夫老说的经络看不见、摸不着,到底是什么?”刘大妈不知道,她思考这个问题的同时,在北京蟹岛酒店的一间会议室里,来自全国各地的针灸专家和相关领域学者也正就经络的实质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
复杂巨系统说
“经络是一种复杂巨系统!”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中心经络研究实验室主任、原复旦大学物理化学教授费伦首先抛出自己的观点。
他提出,经络至少由胶原纤维网络、多糖/水黏胶层网络、组织液在血管外的长程输运网络、淋巴网络、血管网络、神经网络和内分泌网络等7种生理网络组织在横向上交叉构成,又将人体内的各个结构层次在纵向上连结在一起。所谓“经络功能”,是指这七个生理网络组织相互交叉、作用,产生的综合性的生理功能,它具有生命信息所特有的“自主性”的特征。
经络的实质解释了,腧穴的实质自然不是难题。费伦认为,腧穴是上述七个生理网络在全身各处交叉形成的“节点”。影像学研究证实,腧穴均处于各种结缔组织之中,富集有多种元素、血管、淋巴、神经等呈特异性分布的组织和微结构,从而产生各种特异性的生理功能。
费伦指出,经络反映出来的各种自主性功能特征“行气血、营阴阳、调虚实、处百病”,是耗散结构中固有的生命信息系统的调控作用产生的,它涉及信息的自洽本质等哲学命题。
他强调,经络研究不能仅仅囿于形态学的层面上,还必须扩展到各种互相协调的生理过程的层面,乃至生命信息的调控层面,才能全面认知经络这个复杂网络中的层层结构和动态协调的生理过程,因而经络的研究也充实了生命科学学的内涵。
能量传递系统说
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中医研究所的冯盛才多年来潜心致力于经络实质的探究工作,经过以纤维状蛋白等生物高分子物质为标本作了相关的系列实验观测,结合理论资料研究,得出结论:经络是机体的纤维状蛋白等生物高分子物质分子内、分子间的能量传递系统。通过机体的纤维状蛋白等生物高分子物质分子内、分子间的能量传递系统联系机体各部、体表和内脏。通过能量的吸收、转化、储存、传递和释放,调节机体各个部分的能量状态的平衡,输送、传递和利用机体各个部分的信息。
冯盛才解释说,机体的纤维状蛋白等生物高分子物质给机体的能量传递提供了物质分子基础,而这些生物高分子物质还可以吸收、转化、储存、传递、释放能量。这种能量传递既可以在高分子物质内部进行,也可以在分子间进行,同时在能量传递路径中或较远处影响机体的生化反应、生理效应、细胞分化等各种功能。
冯盛才说,在生物机体纤维状蛋白等生物高分子物质立体分布的网络中,其分子内分子间的经常不断地进行着的能量传递可以在其网络中形成一些较为固定的通路。蛋白质分子内分子间的能量传递不断进行,在这些能量传递通路上的生物高分子物质分子的生化生理特性也发生了改变,特性发生了改变的这些通路有的可能会更有利于更适合于这样一些能量传递的进行。久而久之,在机体的一些生物高分子物质网络的一些分子内分子间,按照能量传递规律形成了一些较大的、较为固定的、主要的能量传递通路,这与中医学中古典的经络的“经”的循行路线相吻合,因此可以认为,中医学的经络系统就是机体纤维状蛋白等生物高分子物质的分子内分子间的能量传递系统。
循经是经络研究突破口
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经络研究室主任胡翔龙介绍,经过50多年努力,我国经络研究逐步形成了“循经感传等经络现象及其形成机理”、“经脉脏腑相关及其联系途径”和“经脉线上的理化特性及其相关物质基础”三个稳定的研究方向。三者相互联系,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所取得的一些研究成果,逐渐向十四经脉的循行路线及其与人体机能调控机理的焦点趋汇,在所积累的许多研究资料中,处处都浮现出“循经”的特点。
“研究循经的特征,探讨循经的规律,阐明循经的机理,是今后经络研究工作的重点。循经是经络研究最有希望的突破口,也是经络研究能够产生原创性成果之所在。”
胡翔龙说,通过大量的研究资料证明,循经感传是普遍存在于人群之中的一种正常生命现象,并与人体的机能调节相关。以红外辐射成像技术,直观地显示出了古人描述的以十四经脉为主体的经络体系。
早在1961年,研究人员就明确指出循经感传现象在经络研究中的重要意义。1973年,再次强调循经感传等经络现象是古人创立经络学说的一个重要依据。“因而也是我们今天探讨经络实质的重要根据和出发点,提出从把握经络现象开始,逐步逼近经络实质的工作思路。强调探讨循经感传的机理就是阐明经络实质的第一步。”
时至今日,经络研究还是一个非共识的问题,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争论,今后还会继续下去。通过学术争论,通过科学实践,从非共识逐步达到共识,相信终有一天会揭示出经络的实质。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突破禁忌当谨慎 下一篇: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优势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冬季如何防雾霾
- 不要问“病从何来”?只需问“治向何去”?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小寒养生
- 广西玉林药市2016年1月14日快讯
- 安徽亳州药市2016年1月14日快讯
- 河北安国药市2016月1月14日快讯
- 切实贯彻好中西医并重方针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