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甲亢 谨防误诊
甲亢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简称,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的一组常见内分泌疾病。主要表现为多食、消瘦、多汗、心悸、激动等高代谢症候群,神经和血管兴奋增强,以及不同程度的甲状腺肿大和眼突、手颤等。由于其临床表现涉及多个系统、复杂多样,极易误诊或漏诊,造成严重后果。
隐匿型甲亢:常无典型甲亢的表现,甚至表现怕冷、食欲减退等,或以某器官症状为突出表现,无甲状腺肿大及眼球突出的症状,称为隐匿型甲亢。因此,出现不明原因的心动过速、消瘦、出汗等症状,要警惕隐匿型甲亢的可能。临床医生要注意询问病史及查体,多数是可以早期做出诊断的。
甲亢性心脏病:甲亢患者心血管系统的异常表现可达85%,且甲亢性心脏病的发病率约占甲亢总数的5%~10%。因此,凡有心血管系统的异常表现者,尤其老年人在做心脏病病因诊断时,要警惕甲亢的可能。
胃肠型甲亢:重度或淡漠型甲亢以及1/3老年甲亢,常以腹泻为首发症状,极易误诊为消化道疾病。因此,凡食欲增加与消瘦并存,腹泻而大便镜检正常,或原因不明的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特别是老年患者,应追查有无甲亢的其他表现。
甲亢合并肝损害:有研究发现,90%的甲亢病人有肝损害,20%有黄疸。因此,对原因不明的肝功能异常,经常规护肝治疗效果差,而无其他原因可寻者,应及时做甲状腺功能检查,以免漏诊。
甲亢肌病:甲亢性肌病一般包括眼肌麻痹、重症肌无力、慢性肌病、急性肌病。有时肌病可为甲亢重要表现或首发症状,故当出现上述任何肌肉病变时,要警惕甲亢的可能。
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甲亢病人中有3%~4%发生周期性麻痹,常见于青壮年男性。可先有甲亢,后出现周期性麻痹,也可以先出现周期性麻痹而后出现甲亢。
甲亢伴见精神障碍:甲亢病人的机体长期处于高代谢状态,大脑皮层受到刺激,病人易激动、多言多动、失眠、紧张、焦虑、烦躁、多疑,有时出现幻觉,甚至躁狂,但也有表现为寡言、抑郁者,常因有强烈的精神症状而被送往精神病院就诊。凡遇有上述精神症状者,切勿忽视是否为甲亢,以免误诊漏诊。
甲亢合并血液系统异常:甲亢不仅可引起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症,还可以引起贫血。甲亢性贫血多由营养不良、铁代谢紊乱、维生素B12与叶酸代谢紊乱等所致,也有认为部分病例可能与红细胞寿命缩短有关。因此,对于不明原因的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及贫血者,应及时做甲状腺功能检查,以排除甲亢的可能。
恶液质型甲亢:偶见于中老年患者,女性多见,常以心血管或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多伴有显著衰弱、消瘦、乏力、厌食等。颇似癌症晚期恶液质,常因无甲状腺肿大和突眼,易误诊为恶性肿瘤。凡中老年患者出现不明原因厌食、消瘦、顽固性腹泻、全身衰竭者,除考虑肿瘤外,还应考虑到甲亢的可能。
甲亢与糖尿病并存:年龄大的患者中,这两种疾病的并存率最高。甲亢合并糖尿病的发病率在1%~57%,而糖尿病合并甲亢的发病率在23%~38%。甲亢与糖尿病的临床表现有相似之处,若以某一种疾病的症状为主诉,则很容易造成误诊和漏诊。对于糖尿病患者,若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烦躁、多汗、心慌、手颤等症状,或“三多一少”症状加重,应及时检查甲状腺功能。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隐匿型甲亢 甲亢性心脏病 胃肠型甲亢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黄芩清热泻肺有卓效 下一篇: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优势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
无相关新闻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冬季如何防雾霾
- 不要问“病从何来”?只需问“治向何去”?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小寒养生
- 广西玉林药市2016年1月14日快讯
- 安徽亳州药市2016年1月14日快讯
- 河北安国药市2016月1月14日快讯
- 切实贯彻好中西医并重方针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