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治胆石症验方
从中医的病机来分析,胆石的形成多因长期肝气郁结,进而化湿蕴热,湿热交阻,致使胆液蒸熬凝结成石。从中医辨证分型上看,与胆道感染相似。若胆石处于静止状态,可表现为"有病无证",在胆绞痛发作时表现为肝郁气滞。如并发感染,则表现为湿热或毒热。
胆结石,又称胆石症,是胆道系统的常见病。胆道系统的功用主要为运送、贮存、浓缩以及排泄胆汁,因此,倘若胆道系统本身生理构造或胆汁成分有所变异,则会在胆道系统任何部位形成固体结晶的胆结石,甚至造成胆道阻塞,更进一步刺激胆道系统衍生癌症病变。
据专家研究发现,胆结石的致病原因大多是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经常不吃早餐,会使胆汁中胆酸含量减少,胆汁浓缩,胆囊中形成结石。另外,晚饭后常躺着看电视、报刊,饭后立即睡觉,晚餐摄入高脂肪等,也会使胃内食物消化和排空缓慢,食物的不断刺激又引起胆汁大量分泌,这时由于体位处于仰卧或半仰卧,便会发生胆汁引流不畅,在胆管内淤积,导致形成结石。并且,如果经常吃甜食,过量的糖分会刺激胰岛素的分泌,使糖原和脂肪合成增加,同时胆固醇合成与积累也增加,造成胆汁内胆固醇增加,也容易导致胆结石。
以中医的观点来分析,胆结石的形成主要是由于长期肝气郁结,进而化湿蕴热,湿热交阻,从而致使胆液蒸熬凝结成石。一般来说,当胆石处于静止状态时,可表现为"有病无证",但在胆绞痛发作时,就会表现为肝郁气滞。如并发感染,则表现为湿热或毒热。作为急腹症专家,吴咸中教授曾经治愈过不计其数的胆石病患者,以下两剂方子是他临床常用的,相关病友可以作为参考。
1.茵陈胆道汤
【组成】茵陈78克,栀子39克,黄芩39克,枳壳39克,木香39克,大黄39克,金钱草78克,柴胡3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3次,每次100毫升。
【功效】清热、利胆、排石。
【主治】肝、胆管结石病。
【方解】方中茵陈、栀子清热利湿,柴胡、黄芩舒肝清热,枳壳、木香理气止痛,金钱草清热利湿排石,大黄通里攻下。
2.胆道排石汤1号
【组成】柴胡、郁金各12克,金钱草30克,广木香18克,枳壳12克,大黄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疏肝理气,利胆排石。
【主治】气滞型胆石病。
【方解】方中柴胡疏肝理气,金钱草清热利湿,郁金活血止痛,木香、枳壳理气止痛,大黄通里攻下。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胆结石应急止痛法 下一篇: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优势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冬季如何防雾霾
- 不要问“病从何来”?只需问“治向何去”?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小寒养生
- 广西玉林药市2016年1月14日快讯
- 安徽亳州药市2016年1月14日快讯
- 河北安国药市2016月1月14日快讯
- 切实贯彻好中西医并重方针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