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辅周伏暑夹湿(病毒性感冒)医案
马XX,女,4岁半,1963年10月11日 初诊。
二十天前开始发高热至40℃,无汗,某医院诊为感冒,给予A.P.C及四圜素等西药内服,未效,又改服合霉素而高热始稍降,但仍在38℃左右。得病之第八日,随母去上海探亲,低热一直不退,到沪后出过一身风疹,较痒,几天即消退而脱皮,在上海某医院诊断为病毒性感冒,仍服A.P.C及各种抗菌素,而低热如故,前天晚上回京后,服银翘散汤剂,昨天体温37.6℃(腋下),无汗,口干喜饮,食纳尚可,大便干燥,每天一次,小便尚多而黄。胸部透视:心肺无异常发现,血常规化验,均属正常范围内。精神佳,呼吸稍粗,不咳嗽,额及手心较热,不流涕,腹部较热。脉滑数,舌质淡,苔白腻,此初起由伏暑夹湿,兼感新凉,现新凉已解,伏湿尚留,治宜通阳利湿。
处方:
茯苓皮二钱 杏仁一钱五分 苡仁三钱 佩兰一钱五分 滑石三钱 黄芩一钱 茵陈二钱 竹叶一钱五分 苇根四钱 神曲一钱五分 通草一钱 嘱忌食鱼虾,服二剂后,低热退清而愈。
按:患儿起病时高热,经服西药退热剂及抗菌素后,尚有低热缠绵不退,并起过一身风疹,疹退后仍有低热,西医检查,无异常所见,诊为病毒性感冒。根据症状及病程,中医认为初起由暑湿内伏,新凉外加,卫气郁闭,故高热无汗,服退热剂高热虽降,湿邪尚留,邪不得越,故发现风疹,肤腠之邪,随疹而解,但内留之湿,仍不得除,故终以淡渗微苦微辛之剂,速服二剂而湿开热透。由此可以体会吴鞠通所谓:“徒清热而热不退”,以及“治湿非淡不渗、非辛不通”之义。本例在初起若以透表利湿并用,则伏邪及新感两解,或不致延长病程。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伏暑夹湿 病毒性感冒 高热无汗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蒲辅周胸痹(心绞痛等)医案 下一篇: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优势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