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辅周热闭包络(腺病毒肺炎)医案
张XX,女,1岁半,因高烧喘急五天于1960年6月13日住某医院。
入院检查摘要:肺部叩诊有浊音,听诊有水泡音,并有大片实化。血化验:白细胞总数6,250/立方毫米,中性44%,淋巴56%,肝大2.5公分,体重7.6公斤。急性病容。
病程与治疗:入院后曾用清热寒凉之剂治疗。于6月15日请蒲老会诊,患儿已呈深度昏迷状态,面色黯黄,痰壅咽间,咳嗽无力,高度喘急,并见下颌颤动及抬肩呼吸,四肢发凉,体温反降为37.8℃,而脉速达200次/分,呼吸72次/分。唇焦、舌干、齿躁,舌质绛,苔老黄无津,脉细数无力,据此乃热厥,邪入包络闭证,肺之化源欲竭之象,虚实互见,治宜祛邪扶正并用,清热开窍,益气生津,并紧密配合西医抢救措施。
处方:
西洋参二钱 安宫牛黄散一钱 先将西洋参煎水,分五次将牛黄散送下,两小时一服。
抢救措施有:
1.随时吸出稠痰,硬如烂肉球;
2.持续给氧气吸入;
3.静脉点滴血浆与毒毛旋花子K,并且在点滴器中段的小壶内加入1毫升(0.25克)洛贝林;
4.鼻饲,每日三次米汤或水,每二~三小时,徐徐灌入中药;
5.肌注冬眠灵2号合剂。
中药服半剂后,而患儿之反应性加大,渐见咳痰松活,皮肤转红润,手心潮汗,体温再度升高,达41℃。辅以热水擦浴,使全身微汗徐出。至次日原方再服一剂,患儿之神识渐清,病情遂趋稳定。
6月17日复诊:体温已近正常,喘减,神清,仍有咳痰,舌色正苔减少,脉右滑左数,此热闭已开,正气渐复,余邪未净,治以养阴清热。
处方:
玉竹二钱 麦冬一钱五分 天冬二钱 玄参二钱 细生地二钱 石斛二钱 稻芽三钱 荷叶一钱 服一剂,次日以原方加减,续进一剂。
6月20日三诊:除尚有咳嗽及散在性肺部水泡音存在外,余证悉除,脉亦缓和,遂改用保和丸加减调和肺胃,兼化湿痰,以善其后,越五日痊愈出院。
按:本例是中西医结合抢救的。中药方面用西洋参水,送安宫牛黄散,即本吴鞠通所谓“邪陷脉虚,人参汤下安宫牛黄丸”之义。当时患儿热闭包络,昏迷痰阻,乃邪盛之象;脉细数无力为虚,体温反降亦正虚之征,故治疗方法,扶正祛邪均为当务之急。若不祛邪,则邪愈炽而正愈衰;若不扶正,则正无力而邪益张。经用牛黄散开其热闭;西洋参益气生津,不待尽剂,而皮肤红润,体温反升,此时不可以体温之升高而生疑惑,乃是正邪相争的剧烈表现,若邪胜正负则厥更深,此正胜邪负之际,不能妄用强制退热之法,只是以热水擦浴,促进皮肤血液循环,而闭开汗出,热亦随之自然下降。我们初步认为,体温之升降,为正邪胜负之争,若以高热而强制退之,可能导致正负而邪胜,邪内闭而正气外脱,不可不深思之。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热闭包络 腺病毒肺炎 脉亦缓和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蒲辅周虫蛊医案 下一篇: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优势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