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辅周凉燥医案
李XX,女,47岁,已婚,1963年8月20日初诊。
平时易感冒及咳嗽,扁桃体常肥大,近三星期来又因感冒而咽喉发痒,干咳无痰,头胀头昏,昨天起微有黄粘痰,食欲佳,睡眠较差,有时服安眠药,二便正常,于医务所曾服过三剂中药止咳清热,病如故,昨夜刮背后稍见轻,诊脉浮滑,舌正无苔,属外感凉燥挟伏暑,因早服凉涩之剂,病未减,治宜辛开。
处方:
苏叶一钱五分 杏仁一钱五分 桔梗一钱 橘红一钱五分 紫菀一钱五分 射干一钱法半夏二钱 细辛五分 甘草五分 生姜三片 服二剂。
23日二诊:服药后咳嗽尚剧,无痰,食纳佳,二便正常,脉转浮数,舌正红,苔薄白腻,改用辛凉淡渗法,凉燥伏暑并治。
处方:
麻黄一钱 杏仁二钱 生石膏三钱 甘草五分 僵蚕二钱 前胡一钱五分 炒苏子一钱五分 桑皮二钱 桔梗一钱 莱菔子一钱五分 香薷八分 葱白三寸 服二剂。
26日三诊:服药后咳嗽已基本消失,无痰,饮食、二便正常,脉转沉滑,舌淡苔白腻,凉燥伏暑已解,伏湿未清,治宜辛淡。
处方:
连皮茯苓三钱 桑皮二钱 杏仁二钱 橘红一钱五分 白前一钱五分 炒苏子二钱 厚朴二钱 苡仁五钱 炙杷叶三钱 茵陈二钱 服二剂后,诸症消失而愈。
按:本例患者,先受暑湿,伏于肺胃,复感新凉,新感引动伏邪为病。蒲老认为:感暑者宜辛凉宣泄,感湿者宜苦温淡渗,感凉者宜微辛疏解。今初起时,早服清热止咳之剂,以致肺气更闭,故首用微辛微温之剂以开之,而二诊用辛凉微温,暑湿凉燥并治之法,则闭开嗽止,三诊脉见沉滑,凉燥伏暑已去,余湿尚存,故以调肺胃利湿之剂而愈,所以治病不可不明兼挟等证,在暑后湿盛之际,秋风渐凉,人多贪之,感受新凉,小寒之气与所伏之暑互结,手太阴肺气被阻,而阳明湿热上蒸,故见以上症状,若单止咳清热,则病不服,必须辨清兼挟,随证施治,庶可邪却正安。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蒲辅周心气虚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医案(二) 下一篇: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优势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