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喘治验
刘某,男,54岁,初诊时诉其咳嗽、喘息已4年余,偶感风寒则先咳后喘,日益加重。半月来咳喘又作,近几天加重,常以夜间为甚,口吐泡沫痰涎,喘促难以平卧,并伴心悸、腰酸腹胀、胸膈满闷。观其面色黧黑,呼吸急促,动则喘甚,舌淡红,边尖有瘀点,舌根部青筋突起如蚯蚓状,苔白腻,脉沉涩。证属寒邪袭肺,瘀血阻于气道,加之久病及肾而成肺肾不足之象,急以治标,当先宣肺化痰平喘,并佐以活血通瘀。
处方:麻黄6克,法半夏9克,陈皮6克,炒杏仁12克,桃仁10克,赤芍10克,丹皮9克,川贝母9克,桂枝5克,细辛3克,丹参12克,甘草3克,5剂。
二诊,药后喘减缓,尿多,夜可平卧,咳痰爽利,食纳增进,仍感胸膈满闷,肢体轻度浮肿,舌淡苔白脉沉细,遵原法守方加减:麻黄5克,枳壳6克,细辛3克,炒杏仁12克,桃仁10克,赤芍10克,茯苓12克,川贝母9克,陈皮6克,桂枝5克,葶苈子9克,炒苏子9克,3剂。
三诊,喘已平,肿胀胸闷诸症均瘥,只感动甚气喘,面白舌淡,苔薄白,为巩固疗效,当补肺肾以治本。
处方:党参15克,焦白术15克,炒山药18克,川贝母6克,陈皮6克,胡桃肉15克,白果仁5克,杏仁12克,甘草3克,10剂,隔日服药一剂,水煎服,后经随访。咳喘已平,嘱其外避风寒,内调饮食寒温,适时锻炼身体,体渐康复。
体会
唐容川《血证论》云:“盖人身气道,不可塞滞,内有瘀血,则阻碍气道,不能升降,是以壅而为咳······痰饮为瘀血所阻,则益冲犯肺经。”本例患者,咳喘之证,迁延多年,肺肾已虚,且久病也常致血瘀,脉沉细涩等,治以化痰平喘通瘀为先,后以补肺益肾之品培元固本,而获显效。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针药并用治面瘫 下一篇: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优势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