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治肿瘤病人
放化疗后引起的骨髓抑制主要表现在白细胞数量减少。临床上多表现为神疲乏力,头晕失眠,腰膝酸软,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细弱无力等症状,属中医“虚痨”范畴。笔者用艾灸疗法治疗此类病证,取得好的疗效。
案1
患者张某,女,39岁。于2008年2月15日前来就诊。患者1年前因胃癌(低分化腺癌)做了胃全切手术,但还有残留,因此接受化疗,化疗后白细胞数极低,使用升高白细胞数药物后将白细胞数升至一定水平,但随着化疗的进行,白细胞数又开始下降。患者前来就诊时面部及所有裸露的部位黧黑,说话语调低微,行动缓慢,神疲乏力,形体消瘦,纳差。取穴:大椎、胃俞、中脘、关元、足三里。用小艾柱直接灸法,每次每穴灸7~9壮。
自接受艾灸治疗后仅几天,白细胞就由就诊时的2×109/升上升到3×109/升,于是开始下一疗程的化疗,化疗期间仍坚持艾灸,化疗结束后第二天查血,白细胞为4.3×109/升。患者仍坚持每天艾灸,精神状态良好,吃饭较前大有改善,白细胞上升到5×109/升以上,且一直维持在这个水平上。2008年9重返工作岗位,至今身体状况很好。
案2
患者戴某,女,52岁。2006年底做颌下腺癌手术,2007年底发现舌下腺癌需再次手术。手术前来我处接受艾灸治疗。患者就诊时情绪悲观。脖子下边疼痛,左侧肩胛部位亦疼痛难忍,夜间更甚,严重影响睡眠及生活质量,神疲乏力,干咳。取穴:大椎、肺俞、膈俞、关元、足三里、绝骨。
再次手术后,即开始接受化疗。化疗前查血常规,白细胞在4.5×109/升左右,因术前已接受艾灸治疗,尽管化疗了几个疗程,白细胞始终没有低于4×109/升,患者精神状态始终良好,饮食起居也较正常。开始灸疗时,一个月内每天艾灸治疗两次,用小艾柱直接灸,每次每穴灸7~9壮,一个月后改为每天灸疗一次,连续治疗半年时间。
按:案1所取穴位中,大椎属督脉经,手足六条阳经皆会于此,督脉上通于脑,有总督诸阳的作用,称为阳脉之海;关元为一身元气之所在,属任脉,为手太阳小肠之募穴,在脐下胞宫之上,为生化之源,当人体上下四旁之中,名为“大中极”,为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又为足三阴与任脉之会;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是五腧穴之一,其性属土经土穴,“合治内腑”,凡六腑有病皆可取之,足三里又为胃经的主要穴位,有理脾胃,调气血,助消化,补虚弱之功效;中脘又名太仓穴,位于中焦中点,适在胃上,有调胃和中,纳谷化湿,降逆止呕之功效,为对症取穴;胃俞为足太阳膀胱经之腧穴,“脾胃者,仓禀之官,五味出焉”,亦属对症取穴。数穴合用可达扶助正气,培元固本,修复虚损之功效。案2所取穴位中,肺俞、膈腧为足太阳膀胱经之腧穴,属对症取穴。膈俞为血会穴,绝骨为髓会穴,具有促进骨髓造血之作用,数穴合用可起到补益元气,行气活血,增强体力,解除疲劳的功效。
据有关资料记载,艾灸疗法抗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脑内阿片肽水平,直接或间接地调控免疫效应细胞,如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对造血细胞的增殖分化进行调节,进而增加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的数量。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重脾胃升降治验 下一篇: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优势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images/zyzj.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