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地黄重剂应用探讨
近现代善用熟地黄如裘沛然先生,用之治疗多种疑难杂症。裘沛然认为疑难杂症的病机较为复杂,而在许多情况下都有正气虚弱,或虚实夹杂的情况。因此,培补正气是一个重要治则。熟地黄能救阴,补精血,为治疗一切精血亏损之证的要药。故裘先生治疗疑难杂症,不忘扶正固本,多在方中加入熟地黄,扶正以祛邪,在疑难杂症中可获良效。
用量与注意事项
善用熟地黄,深谙运用熟地黄之法者,多主张应重用。景岳用熟地黄,常用至一二两甚至二三两,如滋阴补肾之左归饮,熟地黄用量为1~2两;温补肾阳之右归饮,熟地黄用至1~2两;大补气血的两仪膏,熟地黄用至一斤。
清初名医陈士铎在《本草新编》中论述熟地黄应当大剂量应用,“或问熟地宜多用以奏功,抑宜少用以取效乎?熟地宜多不宜少也。然而用之得宜,虽重用数两不见多;用之失宜,虽止用数钱未见少。用之于肾水大亏之日,多用犹觉少;用之于脾土大崩之时,少用亦觉多;用之于肾火沸腾之病,用多而殊欠其多;用之于胃土喘胀之症,用少而殊憎其少。全在用之得宜,而多与不多,不必计也。”“熟地系君药,可由一两以用至八两。……补阳之药,可少用以奏功,而补阴之药,必多用以取效。以阳主升而阴主降。阳升,少用阳药而气易上腾;阴降,少用阴药而味难下达。熟地至阴之药,尤与他阴药有殊,非多用之,奚以取胜。”
对于熟地黄的使用剂量,笔者认为,只要对证,即可放胆用之,亦可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少则30克,多则90克、120克不等。对于急危重症,只有大剂量用之,使阴血充足,阳气才能有所依附,才不至脱陷。
但熟地黄性静味厚,不可乱服久服,久服必碍于阳气的升发,服滋阴药后,若口渴咽干症状已消除,舌苔已生,不欲饮水,当停止滋阴;食欲恢复正常后,又开始减退,当停止滋阴;大便由干燥转为湿润后,又变得稀溏而黏滞,当停止滋阴;睡眠恢复之后,又变得嗜睡,身体重,腿无力,当停止滋阴。
古今医案摘录
吐泻虚脱证——养阴回阳(张锡纯医案)
候某之子,5岁,因凉泻之药太过,致成慢惊,胃寒吐泻,常常瘛疭,精神昏愦,目睛上泛,有危在顷刻之象。为处方,用熟地黄二两,生山药一两,干姜、附子、肉桂各二钱,净萸肉、野台参各三钱,煎汤一杯半,徐徐温饮下,吐泻瘛疭皆止,精神亦振,似有烦躁之意,遂去干姜加生杭芍四钱,再服一剂痊愈。
盖阴者阳守之,血者气配之。熟地黄大能滋阴养血,大剂服之,使阴血充足,人身元阳之气,自不至上脱下陷也。正如张景岳《类经附翼》所言:“不知此阴字,正阳气之根也……阳不可以无阴,非形无以载气也,故物之生也,生于阳,物之成也,成于阴,此所谓元阴元阳,亦真精真气也。”人身之阳气根于真阴精血,阳气虚脱是“阳失阴而离”,且“非补阴何以收散亡阳之气”?
重用熟地黄治疗不安腿综合征(病例摘要)
任某,男,78岁。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不安腿”就诊。患者患糖尿病10余年,一个月前双下肢腓肠肌至足心出现烧灼感、不适感,夜间尤甚,拍腿、走动后症状缓解,伴头晕、心慌,体重一个月内下降4千克。刻下症见:乏力,腰酸,双下肢抽搐伴烧灼感、不适感,左臂至指尖麻木,手指颤抖,手足心热,咳嗽咯痰,痰色白,量多,耳鸣,咽干,眠差多梦,尿频,大便略干,舌红少苔,脉细数。
西医诊断:糖尿病周围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黄连配肉桂 下一篇: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优势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