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长庚治疗股骨头坏死经验
朱长庚教授曾任全国股骨头缺血坏死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中医学院骨伤教研室主任及陕西中医学院附院骨伤科主任,他在应用中医药方法治疗股骨头坏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介绍如下:
股骨头坏死的中医病机
股骨头坏死是指由于某种原因导致股骨头的活骨组织坏死的一种病理过程,由于其病理机制多为骨质的血供障碍所致,所以也称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医学根据其发病部位、证候特点、病理机制,将其归于“骨蚀”、“骨痹”范畴。袁浩据《灵枢·刺节真邪篇》之“虚邪之入于身也深,寒与热相搏,久则内著,寒胜其热,则骨痛而肉枯,热胜其寒,则烂肉腐肌为脓,内伤骨为骨蚀。”称之为“骨蚀”。刘柏龄据《圣济总录》中所述的“肾脂不长则髓涸,而气不行,骨内痹,其证寒也”、“痹为闭而不通之意”,认为寒邪伤及肾阳致气滞血瘀形成瘀痹,且该病的发病部位又在髋部,故称之为“髋骨痹”。朱长庚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由于肝肾不足、气血凝滞、经脉痹阻、不能濡养关节所致。
股骨头坏死的中医治疗
朱长庚提出以补肾、活血、生骨为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大法,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方药组成:黄芪30g,丹参15g,三七15g,土元10g,鹿角胶10g,牛膝8g,生甘草6g。
方解:黄芪起补脾肺之气,益气生血的作用,为君药。丹参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三七活血化瘀,消肿止痛,鹿角胶功能为温补肝肾,强壮筋骨,活血消肿,通调督脉,为血肉有情之品,性味咸温,入肝肾二经,三药共为臣药。土元破血逐瘀,接骨续筋,为佐药。牛膝主下焦血分,善活血通脉,引血下行为,为使药。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药。
使用方法:研磨装胶囊每次服用含生药量1.2g,每日3次。每疗程10天。
适应范围:I期、II期股骨头坏死。
外敷:朱长庚临症时常常配合中药外敷治疗,明显增强了治疗效果。
方药:热敷散(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经验方)
组方:刘寄奴12g,独活12g,防风12g,秦艽12g,红花9g,艾叶9g,桑枝30g,赤芍15g,花椒9g,川芎9g,草乌9g,生姜30g,栀子9g,五加皮15g,大葱3根,透骨草12g。用食醋将药拌湿,用纱布包裹,蒸热后热熨患处,每日2~3次,每次40分钟。
主治:适用于股骨头坏死患处疼痛较剧者。
临床体会
本病的治疗效果与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范围大小、是否有股骨头塌陷及塌陷的程度、病人接受治疗的时间有密切关系。对于Ⅰ期和Ⅱ期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取得满意效果,Ⅲ期以上的患者由于股骨头已出现塌陷,如不及时正确的治疗,绝大多数病人都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因此,及早治疗刻不容缓,同时应联合其他保守治疗方法。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刘德玉治疗膝骨性关节炎 下一篇: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优势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