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汗法治疗银屑病基本问题辨析
银屑病是一种生活方式病,是综合因素累积而致的,故需要综合治疗;使用药物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非药物治疗中,最重要的手段是温和、连续、持久的运动。
广汗法对银屑病患者出汗的要求是:夏天不要多,冬天不能无;出汗要符合“正汗三要素”: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出现红、痒、新、小、烦的“将汗”现象是疾病在向治愈迈进。只要皮损处能够得汗,皮损就会消失。
如果把遗传物质当做“种子”,把人体的状态当做“土壤”的话,会发现“种子”并不决定发病,种子发芽与否主要取决于土壤的状态。把人体的“土壤”一直调整在“正汗”状态,则不必担心遗传的“种子”会发芽,也不必担心愈后复发。
笔者从多年治疗银屑病的实践中得出一个结论:银屑病皮损处不会出汗,出汗的地方不会得银屑病。基于这个结论,便有了广汗法治疗银屑病的理论探讨和和实践摸索。这个方法在推广中发现有不少地方容易引起歧义,以下即是对一些基本问题的辨析。
以“汗”为目的的治法皆可用
何谓广汗法?简单讲,就是让不“会”出汗的患者出汗,恢复正常的出汗状态,并保持。而出汗,笔者认为需要符合“正汗三要素”——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遍身是范围要求,是核心,是目标;一时许是时间要求,是保障; 微似有汗是量的要求,是基础。
对于银屑病患者来讲,皮损处能够得汗皮损就消失了,“遍身”得汗银屑病就获得了临床治愈,一直保持“正汗”的状态就不会再犯,即“根治”。广汗法的提出让银屑病治疗的思路变得更宽。
综合治疗,不止于药
银屑病是一种公认的生活方式病,是综合因素累积而致的,故需要综合治疗。赵绍琴教授曾说过“汗法即通过各种治疗方法,包括药物、针灸、推拿、饮食及运动疗法,达到汗出邪去的目的”。笔者将之引申为“任何形式的治疗、有意无意地达到汗出的目的,都可以得到汗出而解的结果。”这就是综合治疗的含义,笔者将之总结为“大四疗”、“小四疗”和“四多”。“大四疗”即天疗、地疗、医疗、自疗;“小四疗”指心疗、笑疗、动疗(多亲近阳光,多做户外运动以蓄积阳气)、静疗(晚上11点以前入睡,保持心态的稳定、不浮躁以通达阳气);“四多”为多晒、多动、多穿、多吃辛味温热食物。
综合治疗中,医生使用药物只是其职责的一部分。非药物治疗可以调动自身正气,截断病的来路,其首要任务是:对于患者的生活习惯及其生存状态作出分析,引导患者自己得出“病从哪里来”,从而“使病人知之而不敢再犯”。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二者缺一不可,单靠其中任何一种治愈或者维持现状的想法都是不现实的。
运动求汗“度”的把握
非药物治疗中最重要的手段是运动。运动的原则是《内经》中讲的“微动四极”,即只有温和、连续、持久的运动才是我们提倡的。推荐的运动项目有原地跑、快走、太极拳、下蹲、腹式呼吸等,其要点是“低强度、长时间运动,一滴汗、出遍全身”。以原地跑为例:当以某一速度跑至身上一些部位微热“将汗”的时候,应立即降低运动强度,让要出汗的地方停止加热,不要让汗发出来。只有这样才能把热蓄积起来,让不容易出汗的地方变热、出汗。
运动疗法的核心在于:以不断变化的运动强度将容易出汗的地方控制在“将汗”状态,让含在体内的热反复冲击那些不容易出汗的区域,使之不断被“融解”。今年8月,一位银屑病病史18年的27岁女患者,在没有服药的情况下,每日运动2小时以上,全身皮损均明显变薄。在此基础上,仅服用中药1月余,已取得自觉症状消失,皮损减退近半的效果。
“将汗”的表现形式
《伤寒论》中柴胡桂枝干姜汤方后注云:“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这里烦为汗解之先兆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元参马勃配伍清热利咽疗效极佳 下一篇: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优势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