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证指南医案》卷二 肺痿
肺痿
洪(三二)劳烦经营。阳气弛张。即冬温外因咳嗽。亦是气泄邪侵。辛以散邪。苦以降逆。希冀嗽止。而肺欲辛。
过辛则正气散失。音不能扬。色消吐涎喉痹。是肺痿难治矣。仿内经气味过辛。主以甘缓。(苦辛散邪伤肺胃津液)
查(二四)脉细心热。呼吸有音。夜寤不寐。过服发散。气泄阳伤。为肺痿之 。仲景法以胃药补母救子.祟生气也。 金匮麦门冬汤。
徐(四一)肺痿。频吐涎沫。食物不下。并不渴饮。岂是实火。津液荡尽。二便日少。宗仲景甘药理胃。乃虚则补母。仍佐宣通脘间之 格。
沈 积劳忧思。固是内伤。冬温触入而为咳嗽。乃气分先虚。而邪得外凑。辛散。斯气分愈泄。滋阴非能安上。咽痛音哑。虚中邪伏。恰值春暖阳和。脉中脉外。气机流行。所以小效旬日者。生阳渐振之象。谷雨暴冷骤加。卫阳久弱。不能拥护。致小愈病复。诊得脉数而虚。偏大于右寸。
口吐涎沫。不能多饮汤水。面色少华。五心多热。而足背浮肿。古人谓金空则鸣。金实则无声。
金破碎亦无声。是为肺病显然。然内伤虚馁为多。虚则补母。胃土是也。肺痿之 。议宗仲景麦门冬汤。
王(三十)溃疡流脓经年。脉细色夺。声嘶食减。咳嗽。喉中梗痛。皆漏损脂液。阴失内守。阳失外卫。肺痿之 。谅难全好。(液伤卫虚)
人参 黄 苡仁 炙草 归身 白芨
顾(三六)久咳神衰。气促汗出。此属肺痿。
黄 (蜜炙八两) 生苡仁(二两) 白百合(四两) 炙黑甘草(二两) 白芨(四两) 南枣(四两)
水熬膏米饮汤送。
汤 肺气不降。咳痰呕逆。(肺气不降)
鲜芦根 桃仁 丝瓜子 苡仁肺痿一症。概属津枯液燥。多由汗下伤正所致。夫痿者。萎也。如草木之萎而不荣。为津亡而气竭也。然致痿之因。
非止一端。金匮云。或从汗出。或从呕吐。或从消渴。小便利数。或从便难。又被快药下之。重亡津液。故令肺热干痿也。肺热干痿。则清肃之令不行。水精四布失度。脾气虽散。津液上归于肺。而肺不但不能自滋其干。亦不能内洒陈于六腑。外输精于皮毛也。其津液留贮胸中。得热煎熬。变为涎沫。侵肺作咳。唾之不已。故干者自干。唾者自唾。愈唾愈干。痿病成矣。金匮治法。贵得其精意。大意生胃津。润肺燥。补真气。以通肺之小管。清火热。以复肺之清肃。故外台用炙甘草汤。在于益肺气之虚。润肺金之燥。千金用甘草汤。及生姜甘草汤。用参甘以生津化热。姜枣以宣上焦之气。使胸中之阳不滞。而阴火自熄也。及观先生之治肺痿。每用甘缓理虚。或宗仲景甘药理胃。虚则补母之义。可谓得仲景心法矣。(邹时乘)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临证指南医案》卷二 失音 下一篇: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优势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images/zyzj.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