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证指南医案》卷一 肝风
肝风
某 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动变。甘酸之属宜之。(肝阴虚)
王 阳挟内风上巅。目昏耳鸣不寐。肝经主病。
曹(三二)辛寒清上。头目已清。则知火风由脏阴而起。刚药必不见效。缓肝之急以熄风。滋肾之液以驱热。治法大旨如此。
生地 阿胶 天冬 元参 川斛 小黑豆皮
陈(四五)操持烦劳。五志阳气。挟内风上扰清空。头眩耳鸣。目珠痛。但身中阳化内风。非发散可解。
非沉寒可清。与六气火风迥异。用辛甘化风方法。乃是补肝用意。
枸杞子 桂圆肉 归身 炙草 甘菊炭 女贞子
陆(四二)肝风阳气。乘阳明之虚上冒。牙肉肿痛。议和阳熄风。
生地 阿胶 牡蛎 天冬 茯神 川斛 旱莲草 女贞子
凌 交节病变。总是虚症。目泛舌强。脊背不舒。溲淋便涩。皆肾液不营。肝风乃张。当宗河间浊药轻服。名曰饮子。
熟地(五钱) 咸苁蓉(八钱) 炒杞子(三钱) 麦冬(二钱) 云苓(一钱半) 川石斛(三钱)生沙苑(一钱) 石菖蒲(一钱) 远志肉(四分) 饮子煎法。
胡 缓肝润血熄风。
制首乌 杞子 归身 冬桑叶 三角胡麻 柏子仁 茯神 天冬 黑 豆皮 蜜丸。
某 高年水亏。肝阳升逆无制。两胁 如热。则火升面赤。遇烦劳为甚。宜养肝阴和阳为法。
九蒸何首乌(四两) 九蒸冬桑叶(三两) 徽州黑芝麻(三两) 小黑 豆皮(三两) 巨胜子(二两即胡麻) 浸淡天冬(去心一两)真北沙参(二两) 柏子仁(一两半去油) 云茯神(二两) 女贞实(二两)
上为末。青果汁法丸。早服三钱。开水送。
张(氏)肝阳虚风上巅。头目不清。阳明脉空。腰膝酸 。议养血熄风。
沈 冲气左升。当镇肝摄肾。(肝肾阴虚)
地黄 阿胶 萸肉 淡菜 茯苓
丁(四三)因萦思扰动五志之阳。阳化内风。变幻不已。夫阳动莫制。皆脏阴少藏。自觉上实下虚。法当介以潜之。酸以收之。味浓以填之。偏寒偏热。乌能治情志中病。
熟地 萸肉 五味 磁石 茯神 青盐 鳖甲胶 龟版胶 即溶胶为丸。
朱(妪)心中热辣。寤烦不肯寐。皆春令地气主升。肝阳随以上扰。老年五液交枯。最有痫痉之虑。
生地 阿胶 生白芍 天冬 茯神 小黑 豆皮
程(氏)伏暑深秋而发。病从里出。始如疟状。热气逼迫营分。经事不当期而来。舌光如镜。面黯青晦。而胸痞隐痛。正气大虚。热气内闭。况乎周身皆痛。卫阳失和极矣。先拟育阴驱热。肝风不旋。不致痉厥。五日中不兴风波。可望向安。
生地 阿胶 天冬 麦冬 麻仁 生牡蛎
金(女)温邪深入营络。热止。膝骨痛甚。盖血液伤极。内风欲沸。所谓剧则螈 。痉厥至矣。总是消导苦寒。冀其热止。独不虑胃汁竭。肝风动乎。拟柔药缓络热熄风。
复脉汤去参姜麻仁 生鳖甲汤煎药。
王(氏)痛从腿肢筋骨。上及腰腹。贯于心胸。若平日经来带下。其症亦至。此素禀阴亏。冲任奇脉空旷。凡春交。地中阳气升举。虚人气动随升。络血失养。诸气横逆。面赤如赭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临证指南医案 肝风 肝阴虚 五志阳气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临证指南医案》卷一 中风 下一篇: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优势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精彩推荐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