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常识 --> 医案心得 --> 论吐血衄血之原因及治法

论吐血衄血之原因及治法

《内经》厥论篇谓“阳明厥逆衄呕血”,此阳明指胃腑而言也。

《内经》厥论篇谓“阳明厥逆衄呕血”,此阳明指胃腑而言也。盖胃腑以熟腐水谷,传送饮食为职,其中气化,原以息息下行为顺。乃有时不下行而上逆,胃中之血亦恒随之上逆。其上逆之极,可将胃壁之膜排挤破裂,而成呕血之证;或循阳明之经络上行,而成衄血之证。是以《内经》谓阳明厥逆衄呕血也。由此知︰无论其证之或虚或实,或凉或热,治之者,皆当以降胃之品为主。而降胃之最有力者,莫赭石若也,故愚治吐衄之证,方中皆重用赭石,再细审其胃气不降之所以然,而各以相当之药品辅之。兹爰将所用之方,详列于下。

平胃寒降汤】治吐衄证脉象洪滑重按甚实者,此因热而胃气不降也。

生赭石(一两轧细)栝蒌仁(一两炒捣)生杭芍(八钱)嫩竹茹(三钱细末)牛蒡子(三钱捣碎)甘草(钱半)

此拙拟寒降汤,而略有加减也。服后血仍不止者,可加生地黄一两,三七细末三钱(分两次用头煎二煎之汤送服)。吐衄之证,忌重用凉药及药炭强止其血。因吐衄之时,血不归经,遽止以凉药及药炭,则经络瘀塞,血止之后,转成血痹虚劳之证。是以方中加生地黄一两,即加三七之善止血兼善化瘀血者以辅之也。

健胃温降汤】治吐衄证脉象虚濡迟弱,饮食停滞胃口,不能下行,此因凉而胃气不降也。

生赭石(八钱轧细)生怀山药(六钱)白术(四钱炒)干姜(三钱)清半夏(三钱温水淘净矾味)生杭芍(二钱)浓朴(钱半)

此方原名温降汤,兹则于其分量略有加减也。方中犹用芍药者,防肝中所寄之相火不受干姜之温热也。吐衄之证因凉者极少,愚临证四十余年,仅遇两童子,一因凉致胃气不降吐血,一因凉致胃气不降衄血,皆用温降汤治愈,其详案皆载原方之后,可参观。

泻肝降胃汤】治吐衄证左脉弦长有力,或肋下胀满作疼,或频作呃逆,此肝胆之气火上冲胃腑,致胃气不降而吐衄也。

生赭石(八钱捣细)生杭芍(一两)生石决明(六钱捣细)栝蒌仁(四钱炒捣)甘草(四钱)龙胆草(二钱)净青黛(二钱)

此方因病之原因在胆火肝气上冲,故重用芍药、石决明及龙胆、青黛诸药,以凉之、镇之。至甘草多用至四钱者,取其能缓肝之急,兼以防诸寒凉之药伤脾胃也。

镇冲降胃汤】治吐衄证右脉弦长有力,时觉有气起在下焦,上冲胃腑,饮食停滞不下,或频作呃逆,此冲气上冲,以致胃不降而吐衄也。

生赭石(一两轧细)生怀山药(一两)生龙骨(八钱捣细)生牡蛎(八钱捣细)生杭芍(三钱)甘草(二钱)广三七(细末二钱分两次用头煎二煎之汤送服)方中龙骨、牡蛎,不但取其能敛冲,且又能镇肝,因冲气上冲之由,恒与肝气有关系也。

滋阴清降汤】治吐衄证失血过多,阴分亏损,不能潜阳而作热,不能纳气而作喘,甚或冲气因虚上干,为呃逆、眩晕、咳嗽,心血因不能内荣,为怔忡、惊悸、不寐,脉象浮数重按无力者。

生赭石(八钱轧细)生怀山药(一两)生地黄(八钱)生龙骨(六钱捣细)生牡蛎(六钱捣细)生杭芍(四钱)甘草(二钱)广三七(细末二钱分两次用头煎二煎之汤送服)此方即清降汤,加龙骨、牡蛎、地黄、三七也。原方所主之病,原与此方无异,而加此数味治此病尤有把握。此因临证既多,屡次用之皆验,故于原方有所增加也。

保元清降汤】治吐衄证血脱气亦随脱,言语若不接续,动则作喘,脉象浮弦,重按无力者。

生赭石(一两轧细)野台参(五钱)生地黄(一两)生怀山药(八钱)净萸肉(八钱)生龙骨(六钱捣细)生杭芍(四钱)广三七(细末三钱分两次用头煎二煎之汤送服)此方曾载吐衄门,而兹则略

|<< << < 1 2 3 > >> >>|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阳明  吐血  衄血  生赭石  张锡纯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温而兼疟-《医学衷中参西录》        下一篇: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优势

>> 返回医案心得页面    >> 返回首页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2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876186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876186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