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结胸治法
结胸之证,有内伤外感之殊。内伤结胸,大抵系寒饮凝于贲门之间,遏抑胃气不能上达,阻隔饮食不能下降。当用干姜八钱,赭石两半,川朴、甘草各三钱开之。其在幼童,脾胃阳虚,寒饮填胸,呕吐饮食成慢惊,此亦皆寒饮结胸证。可治以庄在田《福幼编》逐寒荡惊汤。若用其方寒痰仍不开,呕吐仍不能止者,可将方中胡椒倍用二钱。若非寒饮结胸,或为顽痰结胸,或为热痰结胸者,阻塞胸中之气化不能升降,甚或有碍呼吸,危在目前,欲救其急,可用硼砂四钱开水融化服之,将其痰吐出。其为顽痰者,可再用栝蒌仁二两,苦葶苈三钱(袋装)煎汤饮之,以涤荡其痰。其为热痰者,可于方中加芒硝四钱。有胸中大气下陷,兼寒饮结胸者,其证尤为难治。(曾治一赵姓媪,案详回阳升陷汤后,可参阅)。
至于外感结胸,伤寒与温病皆有。伤寒降早可成结胸,温病即非降早亦可成结胸,皆外感之邪内陷与胸中痰饮互相胶漆也。无论伤寒、温病,其治法皆可从同。若《伤寒论》大陷胸汤及大陷胸丸,俱为治外感结胸良方,宜斟酌病之轻重浅深,分别用之。至拙拟之荡胸汤,亦可斟酌加减,以代诸陷胸汤、丸。
有内伤结胸与外感结胸相并而成一至险之结胸证者。在奉天时曾治郝××,年四十余,心下痞闷杜塞,饮食不能下行,延医治不效。继入东人医院,治一星期,仍然无效。浸至不能起床,吐痰腥臭,精神昏愦。再延医诊视,以为肺病已成,又兼胃病,不能治疗。其家人惶恐无措,迎愚延医。其脉左右皆弦,右部则弦而有力,其舌苔白浓微黄,抚其肌肤发热,问其心中亦觉热,思食凉物,大便不行者已四五日,自言心中满闷异常,食物已数日不进,吐痰不惟腥臭,且又觉凉。愚筹思再四,知系温病结胸。然其脉不为洪而有力,而为弦而有力,且所吐之痰臭而且凉者何也?盖因其人素有寒饮,其平素之脉必弦,其平素吐痰亦必凉(平素忽不自觉,今因病温咽喉发热觉痰凉耳),因有温病之热与之混合,所以脉虽弦而仍然有力,其痰虽凉,而为温病之热熏蒸,遂至腥臭也。
为疏方用蒌仁、生赭石细末各一两,玄参、知母各八钱,苏子、半夏、党参、生姜各四钱,煎汤冲服西药留苦四钱。
一剂胸次豁然,可进饮食,右脉较前柔和,舌苔变白,心中犹觉发热,吐痰不臭,仍然觉凉。遂将原方前四味皆减半,加当归三钱,服后大便通下,心中益觉通豁。惟有时觉有凉痰自下发动,逆行上冲,周身即出汗。遂改用赭石、党参、干姜各四钱,半夏、白芍各三钱。川朴、五味、甘草各二钱,细辛一钱,连服数剂,寒痰亦消矣。此证原寒饮结胸与温病结胸相并而成,而初次方中但注重温病结胸,惟生姜一味为治寒饮结胸之药。因此二病之因,一凉一热,原难并治。若将方中之生姜改为干姜,则温病之热必不退。至若生姜之性虽热,而与凉药并用实又能散热。迨至温病热退,然后重用干姜以开其寒饮。此权其病势之缓急先后分治,而仍用意周匝,不至顾此失彼,是以能循序奏效也。
【来源】盐山·张锡纯着《医学衷中参西录》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论肠结治法 下一篇: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优势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images/zyzj.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