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脉详细介绍
无脉指一手之寸关尺或两手之寸关尺无脉而言。无脉与伏脉是绝然不同的两种脉。临证者不可混同视之。无脉,类似现代医学所称的无脉症。无脉症的原因尚不明确,一般而言,除外伤性血管损伤者外,约言之,可能与风湿病、结核病等有关。无脉症的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清楚,可能是由于感染所引起的变态反应,属于胶原性疾病的范围。
无脉症为主动脉及其分支的慢性、进行性,且常为闭塞性的炎症。亦称为缩狭性大动脉炎。由于受累动脉的不同,产生不同的临床类型,其中以头和臂部动脉受累引起的上肢无脉症类型为多见,其次是降主动脉、腹主动脉的肢无脉症和肾动脉受累引起的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类型。无脉症一般发展缓慢,病程常在一年半至l4年以上,自行缓解去,亦偶有发现。清·林之翰《四诊抉微·卷五·无脉》曰:“一人丧妻,右手全无,后忧释脉出。”可见有一部分无脉症是可逆性的。
无脉症因大动脉狭窄程度不同可有不同表现,轻度狭窄或非闭塞性狭窄时,脉可表现极微弱,中医称伏脉,或寸脉部位先无脉,依次波及寸关尺各部位。完全闭塞时则可使寸荚尺桡动脉和肘动脉均呈无脉表现,清·周学海《脉简补义·卷下·脉有隐伏不见》日:“伏脉谓之六阴,有极沉细者.有井沉细而无者,皆常脉也。但有一手如此者,有两手如此者,有六部正位如此而尺泽之下仍见脉者。更有关尺见脉而两寸独伏者,此当退一步诊之,以关为寸,以尺为关,以尺后为尺也。”周氏的论点是科学的。中医对无脉证的认识约略之有如下四条:
1、久病无脉久病,指严重而持久的危重患者而言。由于久病伤及阳气阴血,心主血之力不足,灌溉之量不充,是以脉弱或伏或无。这种无脉证,气血恢复之程度而央定其预后,故清,林之翰《四诊抉微,卷五·无脉》日:“久病无脉,气绝者死。”不言而喻,反之,则气复返者生也明矣。
2、暴病无脉暴病者,举凡跌仆金刃之伤,“及剧痛,晕厥,吐利,失血等急性病,由于邪气之突来,气血阴阳可因而一厥而不续,或气或痰或血瘀均可使脉搏一时性滞涩,而形成无脉证。这些情况往往是一时性气机逆乱,经适当处理常可自愈或治愈。所以清·林之翰《四诊抉微·卷五·无脉》日:“暴病无脉,气郁可治,伤寒痛风,痰积经闭,忧惊折伤,关格吐利,气运不应,斯皆无虑。”又日:“慎庵按:凡大吐后,有脉伏二三日不出者。有大痛后,气血凝滞,脉道雍阻而不出者,吐止痛安而脉自出。不可因其脉无,而遮断为死证也。”
3、伤寒无脉,中医所称之伤寒,是所有外感热性病的总称。前已言之,无脉证患者多与结核和风湿病有关,故无脉症之活动期中常可出现发热等症,和中医学讲的伤寒无脉学说近似。如清·林之翰《四诊抉微》引汪子良日:“伤寒头痛发热,一手或两手无脉,此寒邪在表,不得发越之故,必邪汗也,当攻之。”又日:“一疫病,面赤,舌苔白,小便数,大便秘,身如芒刺,六脉俱无,此欲作斑之候,投升麻葛根汤合生脉散,一服斑出,六脉见而安。”
4、外伤无脉外伤无脉,必有金刃折骨伤筋动脉之创,有痕可征,此非全身性疾患,乃局郁之损伤。如清·林之翰《四诊抉微·卷五·无脉》日:“一人一手无脉,因询之打伤所致。”由于这种无脉是局部筋脉之扭变,故无关于大局也。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小儿脉诊基础介绍 下一篇:反关脉、斜飞脉详细介绍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
无相关新闻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images/zyzj.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