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府金汤的前世今生
岭南人钟情喝汤是与中原人移民岭南密切相关的。岭南历史上,自秦汉至明初,先后经历过四次较大规模的自中原向岭南的移民。由于岭南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山区,有着近万里海岸线,植被丰富,雨水丰沛,河流纵横,湖泽繁多,从而导致湿气厚重,气候闷热,瘴气普流,使南下的中原人易致湿邪内侵,热邪犯扰,瘴邪困腑,导致各种小疾微病。岭南人经世代相传,潜心钻研,结合中医药理论,慢慢地发明出多种美味的老火靓汤,既祛湿降火又强身健体。
传说,明朝末期,广州府一官员由内地迁来岭南,其母水土不服,食欲不振,日渐虚弱,水米难进,请来名医诊治多日也不见效。一天,老人在家属仆人陪伴下到乡间赏心散步,忽闻一农家厨房飘来的煮汤味道,顿觉食欲生出。随行家人遂向农妇说明老人病情并直言讨购。村妇将煮好的汤相赠。但见淡黄色的汤中除了肉肴外,还有枸杞、淮山、薏米、沙参等药材。老人家连喝两碗,感觉身体轻健许多,返家后病情竟然明显好转。
官员择日向农家登门酬谢。农妇见此官员如此孝母亲民,深受感动,将汤方献于官员。官员请李医师过目,李医师认定该汤方是除湿袪热方剂,可连续服用。官员遂请李医师监制煮汤,老母连服月余,痊愈康复。这个广州府官员叹呼这汤方是救命的方,这汤是珍贵如黄金的汤。李医师听了官员的感慨,提议将这汤命名为“广府金汤”。
此汤方及煮法一经传出,广州府人纷纷效之。以药为材,配鸭或鸡等肉煮制成袪湿除热的养生保健汤,遂成为广府地区人们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广府金汤”也成了广州府饮食文化的经典和代表。
后来这位广州府官员升迁回京,厨师因年迈行动不便,留在广州府,开办了广府金汤餐馆。由于汤味鲜美可口,祛病强身、养生保健效果显著,餐馆名声大振。广府金汤成了汤中极品,深受广州府人喜爱。广府金汤名号经历代传承,数百年不衰。
广府金汤主要是采用明火煲汤,其汤汁浓淡适宜,更能充分发挥和调动汤料食材的养生保健功效,适合岭南人体质特点和岭南气候特征。广府金汤秉承“春养肝、夏养心、长夏养脾胃、秋养肺、冬养肾”的中医传统理念,顺应四时寒暑阴阳交替,推出四季养生,二十四节气保健系列汤品。在每个节气到来当日,“广府金汤”都有不同。适合节气保健要求的靓汤,选取上等药食同源的天然道地本草原料,经科学配方、精心制作而成。广府金汤香醇可口、功效显著,实为养生保健、益寿延年之佳品。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
无相关新闻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