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之阴阳五行
《黄帝内经》吸收了先秦哲学的“阴阳五行”学说,将其用来分析、论证人体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的规律,成为中医学理论的指导思想之一。
《黄帝内经》吸收了先秦哲学的“阴阳五行”学说,将其用来分析、论证人体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的规律,成为中医学理论的指导思想之一。
“阴阳”来自对自然的观察和认识,先秦哲学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阴阳学说,认为一切事物皆可分为阴阳,自然现象的变化是阴阳此消彼长的结果。古代医家将其延伸至医学领域,与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的各个方面进行了结合。
“阴阳”之后,人们在实践中继续总结了构成物质世界的五类物质及运动规律,即“五行”,而后世界被直接或间接归到这五大行类,并用五行生、克、乘、侮来分析、推衍其间的关系与运动。木、火、土、金、水可对应黄河流域一年中五个时段气候、物候的抽象概括,分别代表春温而生,夏热而长,长夏湿而化,秋燥而收,冬寒而藏的特征,也可对应人体五脏,人体和环境在此被构建为一个互相呼应、互相影响的整体。
小知识
五行生克乘侮:生,资生、助长;克,克制、制约;乘,克制太过;侮,反向克制。
五行与世界的对应:木,对应东方、春季、青色、肝、目、酸味;火,对应南方、夏季、红色、心、舌、苦味;土,对应中央、长夏、黄色、脾、口、甘味;金,对应西方、秋季、白色、肺、鼻、辛味;水,对应北方、冬季、黑色、肾、耳、咸味。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药店飞龙说龙骨 下一篇:诗词中的珍珠及其药用价值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