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渔樵亦为师
李时珍邻居,有个七八岁的小孩,平时面色黄肿,挺着一个大肚子,但能吃、能玩。大人也没把孩子的病当回事。这年秋天,李时珍发现这孩子的气色比原来好多了,大肚子也消失了,整天蹦蹦跳跳,活泼得很。他很奇怪,便向孩子的母亲询问原因。孩子母亲说,前些时,这孩子到他小姑家去玩,见后山有棵树上长满了果子,就爬上去吃了个够。回来后吐了好多痰水。从此以后,孩子的病就慢慢好了。
那是一棵什么树,树结的什么果?李时珍寻思着。第二天,他就找孩子带他去看看。
孩子带着李时珍来到他小姑家的后山,在山坡上一棵一丈多高的树旁站住。李时珍定睛一看:这不是山里人称为茅楂或猴楂的山楂树吗?
他向山里打柴的樵夫打听,才知道这种树和矮小的茅楂,都是山楂的一种。茅楂结的果实,山里人叫棠朹(qiu,求)子,酸甜可口,药店里收购。这种树结的果实叫羊朹子,果实稍大,味道也差不多,而药店没有当药收购.孩子在误食大量羊朹子后,把食积水肿病治好了,这证明不被药店收购的羊朹子与棠机子有同样的疗效。
李时珍对这一发现非常高兴。在《本草纲目》里,他把两种山楂作了详细的比较和解释,并附上邻家小孩这一病例。今天这两种山楂在药店都已混用。
在《本草纲目》本部(第三十五卷)桐条中,李时珍这样写道:“陶注桐有四种,以无子者为青桐、冈桐,有子者为梧桐、白桐。寇注言白桐、冈桐皆无子,苏注以冈桐为梧桐,华而不实者为白桐。白桐冬结似子者,乃是明年之华房,非子也。冈桐即油桐也,子大有油,其说与陶氏相反。”意思是:关于桐,南北朝的医家陶弘景解释是,桐有四种,不结子的有青桐、冈桐,结子的为梧桐、白桐。北宋医家寇宗奭认为白桐、冈桐就都不结子。苏颂则认为冈桐是结子打油的桐树。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则说:“结子而果实皮青的为梧桐,开花而不结实的为白桐。白桐冬天结的像子,那是第二年的花蕾,并不是子。冈桐即是结子窄油的桐,结子大。”贾思勰的这种介绍与陶弘景的解释正好相反。
对此,李时珍亲自到农村去探访询查、观察求证。有农夫告诉他,白桐就是泡桐,叶子宽大,径约一尺容易生长。一位农夫说:泡桐木轻质虚,不会生虫遭蛀,是做家俱和柱子的好材料;另一位农夫说:泡桐树二月开花,白色的花象牵牛花,结的果实如枣一样,长寸余,果壳内有子片,轻虚如榆荚和葵实之状,成熟了果裂开,随风飘动;还有一位农夫说:油桐也叫花桐,青桐即是不结果实的梧桐。
“以今咨访,互有是否”。通过询查问访,李时珍终于弄清了几种桐树的特性形状,回头再看陶弘景、寇宗奭、苏颂、贾思勰的不同解释互有是否,既有正确的,也有不正确的,对正确的他予以肯定,对错误的他予以更正。
李时珍就是这样谦虚好学,乐于也善于同劳动人民交流,并从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农夫渔樵亦为师,翻开《本草纲目》,字里行间,无不闪耀着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光芒。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