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常识 --> 中医文化 --> 中医漫话 --> 香熏的鼎盛时代

香熏的鼎盛时代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香熏发展史上重要的承上启下时期。此时进入中原的外来香药品种不断增加,当时志传类著作如《南州异物志》、《广志》、《南方草木状》等都记录了不少香药的内容。
,名曰“斗香”。

至宋代,“焚香”已发展成文人四般闲事(焚香、斗茶、插花、挂画)之一,成为高雅情趣的象征。文人们热衷于制作和收集香方,不少香方缘此而以其名、字、号来命名,如杨吉老龙涎香、丁晋公清真香、苏内翰贫衙香、徐铉伴月香等。宋代不少文人都撰有《香谱》,从沈立、洪刍到陈敬,两宋出现的《香谱》类著作计有十数家;另有丁谓《天香传》、叶廷珪《南蕃香录》、颜博文《香史》等香学作品。香学专著的数量之众,足见文人熏香风气之盛。

唐宋时期出现了大量以贵金属等材料制作的工艺精湛的香囊(或称“香球”)等香熏器皿,唐诗人张祜《太真香囊子》诗“蹙金妃子小花囊,销耗胸前结旧香。谁为君王重解得,一生遗恨系心肠”就是喟叹唐明皇李隆基与杨玉环生死别离后,见到所留遗物“香囊”而作。

医疗用香的拓展

唐代出现了以外来香药为主要内容的《海药本草》,药典《新修本草》也收载了安息香、龙脑香等数十种香药。医家对香药的认识和应用经验较前有了很大提高,方书中香熏方剂的数量开始增多,《千金方》、《外台秘要》收录的熏衣香方、防疫香方和一般焚香方有数十首之众,如熏衣香方、湿香方、百和香、裛衣香方等。至宋代,香药进口量大增,社会生活中处处用香,医家对香药的应用也更加熟练,大量香熏方剂出现在《太平圣惠方》、《苏沈良方》等方书中,《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更是专辟“诸香”一节,载芬积香、衙香、降真香、清远香等;香熏的应用范围亦有所扩大,涉及熏衣、防疫、祛秽、醒神、治疾等多个方面。

|<< << < 1 2 > >> >>|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香熏  香熏时尚  香熏生活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老佛爷的香发散        下一篇:仙茅古称婆罗门参

>> 返回中医漫话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无相关新闻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8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876186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876186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