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脉学的发掘研究之二
宋代开始普及的雕板印剧术对学术发展影响很大。余元又是医学的学术昌盛时期。但这段历史时期对于脉学却有个首要解决的学术问题就是所谓王叔和《脉诀》的辨伪批判工作。参加这项工作的不但有医家,连朱熹、蔡西山、吴草庐等学者亦加入进来了。
伪撰《脉诀》大约出现于五代至北宋这段时伺,由于内容浅近俚俗,歌诀的形式又易于记诵,又冒王叔和之名,所以一般医家都习诵此书并用于临床。到南宋时致疑的人就不少了,连朱熹对此亦有所论议,他在跋郭长阳医书时说:“俗间所传《脉诀》、五七言韵语者,词最鄙浅,非叔和本书明甚。”赵希弁《读书志》亦说:“右题曰王叔和,皆歌诀鄙浅之言,后人依托者,然最行于世。”宋元明间对此指其伪撰批其讹误的无虑数十家,影响最大的要算元·戴启宗的《脉诀刊误》和明·李时珍的《濒湖脉学》。、这段时期论议.论著、其目的都在于证明《脉诀》是伪撰的,不是王叔和所著,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需要首先肯定王叔和甚至以王叔和为最高典范,然后再以王叔和的真著作《脉经》与伪撰的《脉诀》相对照来证明《脉诀》的伪和误等问题。为了说明王叔和的正确还会将内、难、仲景的古典经籍引来加以证实。例如《脉诀刊误》就是对《脉诀》的原文逐条证之,以王叔和与其他经典及古典名著而予以驳难的。性质是以《脉诀》为错误的一方,以王叔和包括圣贤经典为正确的一方来争辩的。李时珍的《濒湖脉学》亦是对每个脉以《脉经》为主再引据《内经》、《难经》等书以说明它。然后对《脉诀》涉及这个脉的错误说法加以批驳的。
自《脉学》问世后,这个公案才得到基本解决。不但从学术上得到进一步澄清,同时亦解决了一般习医的学习课本需要,于是比较彻底的解决了《脉诀》的“谬种流传”的问题。当然完全杜绝亦是不可能的,同时亦没有道理,因为《脉诀》还是有一些可取之处的。基于以上原因这段时期学术界的主要任务是批判《脉诀》,恢复王叔和及《脉经》的合法地位(因为当时一般人不但以为《脉诀》就是壬叔和的著作,并且不知遭王叔和的著作是《脉经》)。
为此就要肯定王叔和的不足和《脉经》存在的问题,以及在《脉经》以后受其影响脉学发展不大等等都是未遑顾及的了。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古脉法著作《持素》 下一篇:脉象的客观化方法及其实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