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病历”
在中国文学史上,杜甫的诗有“诗史”之誉。从医学史和文献学的角度说,他叙述自己患病的诗句,给今人留下了一份难得的“诗体病历”。这些诗句既是诗圣的病史记录,同时又是中医药学史的补证资料,反映了唐代中国传统医学实在史况。
杜甫三十多岁即患上了风湿症,四肢麻木疼痛,关节难屈,长期的水上舟居生活,使这一疾病不断加重。到了晚年,行走便不得不“缓步仍须竹杖扶”了,在他的诗中,有诸多关于风痹病的描写。在成都浣花草堂居住时,杜甫写了《驱竖子摘苍耳》一诗,诗云:“卷耳况疗风,童儿且时摘。”苍耳又名卷耳,有发汗止痛、祛风除湿的作用。杜甫让儿子采来,蒸煮后服食以治疗风痹之疾。由于长年四处漂泊,风餐露宿,营养不良,杜甫的风痹症一直不愈,这给他带来了很大的痛苦。
此后,杜甫又患上了消渴疾,即今天我们所说的糖尿病。杜甫在给诗人元稹的诗中说:“我如长卿病,日夕思朝庭。肺枯渴太甚,漂泊公孙城。”长卿即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他也患有消渴病。消渴病以肾、肺、胃三脏为中心,表现出多饮、多食、多尿、消瘦,或以尿浊、尿有甜味为特征。“肺枯渴太甚”一句,正是杜甫对自己患消渴病,肺燥多饮症状的叙述。
四十岁时,杜甫旅居长安。当时长安阴雨连绵,气候潮湿,蚊虫滋生,因此杜甫又染上了疟疾。在给高适的诗中,他提到:“三年犹疟疾,一鬼不消亡。隔日搜脂髓,增寒抱雪霜。”寥寥数笔,便将自己苦于疟疾的心境和症状描写了出来。直到晚年,疟疾仍折磨着这位怀才不遇的大诗人,他后期的诗中,仍可见“疟疾终冬春”的叙述。
杜甫晚期的诗歌中,屡屡言及自己的肺病,如“肺病久衰翁”“高秋疏肺气”等,说明他已患了肺结核。五十六岁时,杜甫失聪。他在《耳聋》诗中说:“眼复几时暗,耳从前月聋。”临终前一年写的“右臂偏枯半耳聋”“老年花似雾中看”等诗句,以及有关金篦刮眼术等记载,都显示出杜甫患有耳聋、白内障、肺结核等疾病,这些都是糖尿病的并发症。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