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巧用泥鳅治疗黄疸
曹雪芹正在湖边垂钓,忽见一小伙纵身跳入水中,欲自寻短见,便急急撑过船去,将他救上岸来,又连给他灌了几口酒,那人便很快苏醒了过来。一询问方知他不幸染上了黄疸,因无钱医治,不得已才走上了这条绝路。曹雪芹听后说:“小小黄疸有何可怕?你若信得过我,就每天早晨到我这里来服药,分文不取,管保你不出三月,就会跟好人一模一样。”
从此,小伙子如约而来,风雨无阻,果然不出半月,小伙子的身黄、眼黄等症状逐渐消退,原本十分虚弱的身体,走起路来也轻快有劲了。他于是问曹雪芹:“您的药真管用,到底是什么灵丹妙药啊?”曹雪芹笑笑说:“这药活蹦乱窜的,我怕你看了害怕,因此才让你每次看病时都闭上双眼,由我给你喂进嘴里。”说着便从身后端出一盆大大小小的泥鳅来。原来小伙子每天服食的就是泥鳅。此后,尝到甜头的小伙子便天天坚持食泥鳅,不到一个半月,便红光满面、强壮如初了。曹雪芹也因此与他结为忘年之交,并把他写进了红楼梦中。这就是《红楼梦》中与尤三姐情投意合、侠肝义胆的柳相公。
泥鳅为鳅科动物,常栖于湖泊、沟渠和水田中,除西部高原外,全国大部地区都有它的踪迹。其肉鲜味美,营养丰富,既是美味佳肴,又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据研究,每100克泥鳅中含蛋白质9.6克,脂肪3.7克,碳水化合物2.5克,钙28毫克,磷72毫克,铁0.9毫克。此外,还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B等。所以常吃泥鳅就能满足人体对多种营养物质的需求,并起到补益虚损的作用。
泥鳅全身是宝,以肉或皮肤分泌的粘液入药。
中医认为:泥鳅性味甘平,无毒,有补中气、祛湿邪的作用,常用于治疗传染性肝炎等疾病。取活泥鳅放在清水中养一天,除尽肠内脏物,再用干燥箱以100℃的温度将其烘干,研为细末,每次取10克,日服3次,能使肝炎患者乏力、厌食油腻、恶心等症状消失,肝脾肿大消退,肝功能恢复正常,疗效可明显优于一般保肝药。特别是对于急性肝炎患者疗效更为显著,可以促使黄疸迅速消退,转氨酶下降。而对慢性肝炎的肝功能同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此外,将泥鳅煮熟食用,可治疗阳痿。将泥鳅用醋浸泡,烘干,研末,撒于患处,可治久不愈合的疮口。泥鳅加盐捣烂外敷,可治因感染所致的上下肢红肿疼痛。泥鳅洗净后,撒上白糖,其皮肤粘液即出,取泥鳅粘液适量,兑水煮沸,内服,可治小便不通、热赤、疼痛;外敷痈肿处,有散痈消肿的作用;滴入耳内,则可治疗中耳炎。
值得提醒的是,因活泥鳅体内可能有寄生虫等病原体,所以生吃泥鳅治病的验方现在已不为中医所采用了。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