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秋冻”保安康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秋天气候多变,早晚温差悬殊。这时候,不要急于添厚衣,应有意识地进行一些适宜的耐寒锻炼,从而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秋冻”。在秋季进行耐寒锻炼可有效预防严寒带来的威胁,提高孩子组织器官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耐寒力,进而减少冬季易发病。
众所周知,人是恒温动物,体内有一套完善的体温调节系统。作为这个系统的“司令部”——大脑皮层下丘脑,也只有在接受气温变化的刺激下来增强体温的调节机能,提高机体的耐寒能力,进而为适应寒冬到来打下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长期的恒温环境只能使人的热适应能力下降。气温稍有改变而添衣保暖,就是在制造这种恒温环境。这样,没有得到锻炼的大脑皮层下丘脑,一旦与凉接触就抵挡不住致病细菌的挑战,容易导致疾病。由于小儿的体温调节能力尚不成熟,所以在忽冷忽热之时比成人更易染病。不过这种能力是可以通过日常生活对冷环境的逐渐适应加以提高的。从秋天开始的耐寒锻炼就是提高调节反应灵敏度的最有效手段。
首先是让孩子有暴露于冷环境的机会,包括不穿得过于厚实、严密。中医认为,小儿是阳气偏旺之体,过暖则会助长阳气而消耗阴液。实际上,过早过度保暖,身体出汗不易觉察,反而容易感冒。另外,不要放过让孩子进行户外活动的机会,特别是秋日的清晨。
其次就是进行冷适应。从秋天开始,父母就要逐渐培养孩子用冷水洗手、洗脸及喝冷开水的习惯,即使到了冬天也不放弃。由于这是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小儿一般都能适应,而且效果显著。但需注意每次冷水冲洗后,要用干毛巾擦。
最后家长也应该注意,不要为使孩子得到御寒锻炼而着凉生病,应根据孩子的年龄、体质和大气温度变化灵活掌握,使其逐渐适应。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