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最适合婴儿需要
母乳就像是联系母亲与婴儿的一条纽带,为母亲的气血所化。中医认为,胎儿在母体中依靠母亲的气血提供营养,出生后则需要依靠乳汁来滋养。明代医学家万全著有《育婴家秘》一书提到:“乳为血化美如饴。”“饴”的本义是指麦芽糖,这里用来比喻乳汁的甘美。其中“乳为血化”点出了乳汁的来源,那就是由产妇的气血所化生。可见,母乳是为婴儿量身设计的天然食源。甘甜的乳汁是上天的馈赠,带着母亲的营养和情感,滋润着每一个宝宝的身体。
古人非常重视人的出生与母乳喂养的统一性。清代女医家曾懿著有《女学篇》,她提到:“欲子女强,仍宜乳,盖天之生人,食料也随之而生。故婴儿哺育,总以母自乳为佳,每见儿女自乳者,身体较为强壮。”上天造就了人类,喂养的食料乳汁也随之而来。所以,哺育婴儿当以母亲用奶水喂养为佳。
母乳喂养最适合婴儿需要
母乳营养丰富,最适合婴儿的生理需要,易为婴儿消化吸收,其含优质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及乳糖较多,有利于婴儿脑的发育,提高婴儿免疫力。同时,母乳喂哺最为简便而又经济,也利于增进母子感情,又便于观察婴儿变化,随时照料护理;另外产后哺乳还可刺激子宫收缩早日恢复身材,哺乳的妇女也较少发生乳腺癌、卵巢癌等。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母乳喂养的重要性。
要想乳汁分泌旺盛并营养成分优良,产妇的热能及营养素的需要也要相对增加,要科学合理的摄入营养。因此,产妇的饮食应以少量多餐、荤素搭配为宜,可适当进补。产后第1周宜平补,以活血化瘀、催乳调理为主。产妇在产后体质虚弱,不适宜大补,否则会造成产妇虚不受补。产妇的补品以喝“生化汤”为主(当归,川芎,桃仁,干姜,甘草),1天服用1剂,连服3~5天,有活血化瘀功能,帮助恶露顺利排出。产后第2周宜温补,以调理脾胃、补肾养腰、催乳为主。要特别注意多喝一些能催乳的汤类,如炖排骨汤、炖鸡汤、炖猪蹄、豆腐汤、人参鲫鱼汤、杜仲腰花等。产后第3~4周宜大补,补气血、恢复元气、补筋骨、美容养颜、防老化。一日可4~5餐,在两餐之间最好饮水或其他饮料,但并非进食得越多就越好,食物要容易消化,绝对不要暴饮暴食,防止营养过剩。如果摄入太多,不仅不能增加泌乳量,反而因造成胃肠不适而使乳汁减少。
中医催乳药膳有方
中医对产后缺乳的认识大约可分为气血亏虚和肝气郁结两种。前者多因气血虚弱,又因产时失血耗气,或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导致乳汁分泌减少;后者多因产后抑郁,肝失条达,气机不畅,导致乳脉不通,乳汁运行不畅,因此缺乳。可以试试使用一些催乳的药膳 。
猪蹄通草粥 猪蹄两只,通草5克,漏芦15克,大米100克。将猪蹄洗净切块,通草、漏芦煎汤代水,与猪蹄、大米煲粥,粥成加葱白两根、油盐少许调味,分次服食。本方具有疏肝理气、通乳之功,适用于肝气郁滞型产后缺乳。
黄芪通草鸡 炙黄芪50克,通草10克,母鸡1只。将净膛鸡切块,再将黄芪、通草洗净放入,撒上细盐,淋人黄酒一匙,旺火隔水蒸3~4小时,空腹吃。有补气养血、健脾和胃、通乳利尿之功。
产妇要注意生活规律,睡眠充分;养成良好的哺乳习惯,及早开乳,按需哺乳;要保持乐观舒服的心境,做一个快乐的妈妈很重要。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孩子脸色差 到底啥情况 下一篇:母乳是婴儿最好的粮食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