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育儿之断脐护脐
出声婴儿断脐后,由于结扎不紧,或消毒不严,或护理不当而被不洁之物污染,在脐部会发生多种疾病。脐中湿润,久而不干者,名脐湿;脐中赤肿糜烂,脓液流溢者,名脐疮。
有分泌物而不干燥脱落,可用虾蟆烧成灰研为细末敷于脐上,每天三、四次。如果脐部疾病没有痊愈,新生儿哺乳太饱,容易得脐风之病。
『原文』儿之初生,断脐护脐,不可不慎。故断脐之时,隔衣咬断者,上也;以火燎而断之,次也;以剪断之,以火烙之,又其次也。护脐之法,脐既断矣,用软布缠裹,待干自落,勿使犯去也。三朝洗儿,当护其脐,勿使水渍①入也。脐落后,当换抱裙②,勿使尿湿浸及脐中也。如此调护,则无脐风之病。(《幼科发挥·卷一》)
『注释』①渍:浸,沤。②抱裙:包裹小儿的布或棉垫,既方便又保暖。
『原文』断脐之后,宜用热艾厚裹,包用白绵。若浴儿将水入脐中,或尿在裙包①之内,湿气伤脐,或解脱裙包,为风冷邪气所侵,皆令儿脐肿,多啼不乳,即成脐风。(《针灸大成·卷十》)
『注释』①裙包:同上面的抱裙。
『原文』浴儿不慎水浸脐,或因衤朋①袍湿渍之。脐间淋漓多痛痒,甚则焮肿②作疮痍③。脐湿必用渗脐散③,疮肿金黄散最宜。(《医宗金鉴·卷五十》)
『注释』①衤朋袍:衤朋即繃,束缚小儿用的布幅。袍,即束裹小儿的包被。②焮肿:灼热红肿之意。③痍:伤,创伤。④渗脐散:枮矾、锻龙骨各二钱。上为末,敷患处。
『原文』脐突一症,又非脐风。此亦因初生洗浴,系脐不紧,秽水浸入于内。产后旬日①外,脐忽光浮乳吹②,捻③动微响,间或惊悸作啼。治用白芍药汤④加苡仁,次以外消散涂贴,自然平复。
『注释』①旬日:十日为一旬。②光浮如吹:形容脐突的样子,象吹胀的气球一样光亮浮肿。③捻:用手指搓转。④白芍药汤:白芍药一两半,泽泻七钱半,炙甘草二钱、薄桂一钱半,每口父咀二钱,煎空心服。误汗误下,加入参、南木香各二钱。脐下痛,加姜三片,盐少许,或加钩藤亦可。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无 下一篇:中医育儿之择乳母与哺乳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