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疮外搽疗法
外搽疗法即将中药直接作用于面部皮肤。药物透皮吸收,达到去痘、美白的效果。在痤疮的治疗上主要是直接作用于病变局部,吸收快,从而达到满意疗效。
治疗
添容丸
【主治】肺经积热型痤疮。症见红色丘疹为主,可有脓疱、红色结节,患处疼痛,伴有痒感,颜面潮红,口渴喜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薄黄。
【制法】取上药各研为细末,蜜调成丸。
【用法】洗面时,用其搽抹数遍,睡前再重复洗面搽抹。
颠倒搽剂
【主治】痤疮。
【制法】将硫黄、大黄研极细末后,加人石灰水(将石灰与水搅混,待澄清)。
【用法】外搽患处,日2~3次。
【说明】本方具有活血化瘀、杀虫止痒作用。
痤疮洗剂
【主治】肠胃湿热型痤疮。症见颜面、胸背部皮肤油腻,皮疹红肿疼痛,或有脓疱,伴有口臭,纳呆腹胀,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原料】沉降硫黄6g、樟脑酣10g、西黄芩胶1g、石灰水适量。
【制法】取上药以石灰水加至100mL。
【用法】取液体外擦,每日2~3次。擦药前先用热水、硫黄肥皂洗涤患部。
三黄洗剂
【主治】湿热型痤疮。
【原料】大黄、黄柏、黄芩、苦参各4g、医用石炭酸lml、蒸熘水100ml。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加入蒸熘水100ml,医用石炭酸lml。
【用法】临用时摇匀,以棉花醮药汁搭患处,每日3~4次。
【说明】本方具有清热、止痒、收涩的作用,适用于粉刺有红肿痒痛及渗液者。注意防止过敏。
食醋皂角搽剂
【主治】痤疮感染而形成脓疱者。
【原料】食醋120g、嫩皂角刺30g。
【制法】将嫩皂角刺入食醋中浓煮。
【用法】去渣取汁,取汁涂捺患处。
【说明]本方可抑菌护肤。
拧揉擦剂
【主治】座疮初期较轻者。
【制法】取柠檬适量。
【用法]切片后外擦患处皮肤。
【说明】本方可抗炎杀菌。
二黄膏
【主治】肺经风热型瘥疮。症见红色丘疹为主,可有脓疱、红色结节,患
处疼痛、伴有痒感,颜面潮红。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制法】将药物研成极细末,与适量大豆粉混合,加基质调成稀膏。
【用法】敷于面部。7~10天1次, 3次1个疗程。
三仁膏
【主治】痰湿蕴结型座疮。症见皮损色红不鲜,皮疹以脓瘛、结节、囊肿、瘢痕为主。伴有神疲乏力,纳差便塘。舌苔腻,脉滑。
【制法】将前3味研极细末,再加红粉、樟脑一同研细如泥,加少许香油调匀。
【用法】每晚于患处搽1 次。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