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后荡秋千,身不疼来腰不酸
此时春日阳光明媚,清明草木吐绿,正是展开春游踏青等户外活动的大好季节,亦是荡秋千的好时节。事实上,荡秋千也是许多地方清明时节的习俗,古诗里写清明前后荡秋千的古诗就有很多,有些诗是从文学角度来描写的,有些则是从健身养生或休闲娱乐的角度来写的。在民间,更有“清明前后荡秋千,身不疼来腰不酸”的说法。这其实是有科学根据的。
除了娱乐,一年四季都可以荡秋千,但清明时节是最佳时节,因为这个季节温度合适,天朗气清,既能亲近自然,更可以“摆疥”(医治疾病),健身强体。荡秋千时人体随秋千板来回摆动,运动的方向和速度所具有的势能和动能以及距地面的高度不断变化,使身体处于超重和失重的急速变化之间,身体的平衡性得以协调。尤其是上下的快速变化使腰部受到反复刺激,使腹部肌肉有节律地收缩、放松,这就增加了腰、腹部的力量。
荡秋千的健身效果是全身性的,与中医讲究的平衡理念相一致。一来可以克服紧张和恐惧的心情,增强心理承受和自我控制能力;二来四肢和头部受限的情况下,骨骼肌有节律地收缩和放松,有利于肌纤维体积的增大。三来荡秋千实际上是有规律的前进与倒退运动,这能使平时很少活动的腰部活动开,可以用于预防、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四来经常荡秋千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疾病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落秋千的历史很悠久,从两晋时期就开始流行,在唐宋两代就已经成为一种普及的游戏与健康活动。南宋诗人陆游85岁去世,被后人称为“寿星诗翁”,这与他注重养生有关。他喜欢荡秋千,留下了许多与其相关的名诗名句,包括“蹴鞠场边万人看,秋千旗下一春忙”“寒食梁州十万家,秋千蹴鞠尚豪华”“路入梁州似掌平,秋千蹴鞠逞清明”等。此类关于荡秋千养生的记述及描写在古籍及古诗词中多有出现。
荡秋千还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比如,许多人在乘船或坐车时有晕船晕车现象,但经常荡秋千的人却很少发生晕车、晕船的现象,这是因为在荡秋千过程中耳腔内气压忽大忽小,前庭感受细胞会受到交替安抚,提高感受细胞的适应能力,增强了稳定性。
当然,凡事都要两面性,荡秋千虽是一种方便且健康的活动,需要因人而异,比如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的患者就不要打秋千。另外,荡秋千时要注意力要集中,不能走神,手要握紧绳子,脚要蹬稳踏板,不能出现“游春公子遥鞭指,一对飞下九重天”,一旦从高处掉下受伤,那就得不偿失了。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瑜伽塑身并非人人适宜 下一篇:无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