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消化时间选食物
有时我们吃完一顿饭没过多久就觉得饿,有时一餐后觉得肚子胀,到了下顿饭也没食欲。这是因为食物有不同的消化特性,而我们一餐中的搭配出了问题。
食物的消化时间,是指食物停留在胃内的时间。简单从营养成分来讲,淀粉、糖的胃排空速度最快,只需1个多小时;脂肪的胃排空速度最慢,需要6个多小时;蛋白质居中,约3个多小时。而我们从食物的种类,也能大致区分食物消化的快慢。
精米消化快 粗粮能抗饿
主食中主要是淀粉。但看似差不多的淀粉,在人体内的消化吸收却大不相同。研究发现,用精米白面制作的米饭、馒头、面条、面包等食品消化吸收速度极快,甚至与白糖的吸收速度相差无几,而其中消化最快的白粥,完全消化仅需90~120分钟。而粗粮、豆类当中的淀粉消化吸收速度明显减慢,这是因为其中的膳食纤维有阻碍淀粉消化、吸收的效果。为此,营养学上把淀粉类划分为“快消化淀粉”、“慢消化淀粉”和“抗性淀粉”。其中,消化太快的淀粉一方面会促进体内脂肪的合成,容易使人重新感到饥饿,让人忍不住加餐或下一顿过度进食,从而导致肥胖,另一方面会明显升高餐后血糖,对糖尿病人非常不利。
餐桌建议:紫米、糙米、燕麦等粗粮,以及红豆、黑豆、黄豆等各种豆类含有较多的慢消化淀粉,应该和精米白面等含“快消化淀粉”的食物共同搭配作主食。这样饱腹感持续时间长,能有效抑制食欲,控制体重,引起的血糖波动较小,对糖尿病人尤其有利。
红肉最不好消化
与其他食物相比,肉类的消化偏慢,需要约4~6小时,所以一餐中如果肉吃得比较多的话,很长时间都不会觉得饿。粗略来讲,脂肪含量越高的肉消化时间越长,因此鱼虾类消化时间较短,鸡鸭等禽肉居中,猪牛羊等红肉消化较慢。
但即使是同一种肉,不同部位的脂肪含量差异也很大,因此消化时间也不同。比如猪肉中的普通肥瘦肉,其脂肪含量约37%,里脊肉脂肪约占8%,而脖子肉的脂肪含量高达60%。不同饲养方式也有差异,比如散养鸡的平均蛋白质含量约19%,脂肪约9%,而鸡棚饲养的肥肉鸡平均蛋白质约17%,脂肪约35%。
餐桌建议:脂肪越高的肉越不好消化,因此脂肪含量较高的五花肉、鸡皮等不妨偶尔吃,而低脂肪高蛋白的鱼虾、牛肉、鸡胸肉等可以每天轮换食用。从数量上来讲,新陈代谢旺盛的青少年和体力劳动者可以多吃一些肉,但不要超过200克,35岁以后应减少肉类在饮食中的比重。而老年人代谢缓慢,消化功能减弱,摄入的肉类应更少一些,每天宜100克以内。另外,肉食最好安排在早餐和午餐的菜谱中,晚餐尽量以好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和蔬菜为主,有助于睡前胃排空,让消化系统得到休息。
瓜类消化快 根茎类消化慢
蔬菜的消化时间约为1~2小时,其中瓜类蔬菜,比如冬瓜、黄瓜、西葫芦消化最快;其次为西红柿、茄子等茄果类蔬菜和菌类;叶类、笋类蔬菜和十字花科类蔬菜因为含有大量纤维素,所以消化起来慢一些。而根茎类蔬菜如红薯、土豆、玉米等由于含有大量慢消化淀粉,消化时间较长,所以可以代替部分主食。数量上来讲,约两份根茎类蔬菜可以代替一份米面。
餐桌建议:蔬菜对身体有诸多好处,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却用了错误的烹调方式,比如炒菜的时候放太多油,在水煮鱼的厚厚油汤下垫入芹菜、豆芽,吃麻辣火锅时涮叶菜……由于蔬菜易于吸油的特性,这些烹调方法使得原本易于消化、低脂低热量的蔬菜变成了难消化、高油脂的食物。蔬菜最好的吃法是蒸、煮、凉拌,或者直接生吃。如果喜欢炒菜,注意用较少的油快炒。
最后提醒大家,烹调方法也会影响食物的消化时间。一般说来,流质食物的消化时间短于固态食物,比如粥、汤,羹类,适宜肠胃不好时选用。蒸、煮、炖的食物比煎、炒、炸的更易于消化,从营养上讲也更健康。所以吃饭时,也要注意各种烹调方法的混搭。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按消化时间选食物 选食物按消化时间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
无相关新闻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冬季如何防雾霾
- 不要问“病从何来”?只需问“治向何去”?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小寒养生
- 河北安国药市2016月2月23日快讯
- 安徽亳州药市2016年2月23日快讯
- 广西玉林药市2016年2月23日快讯
- 乙型脑炎方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