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养胃,午养心,晚上养百脉
人们常说养生,但也要有个重点。从我们日常的生活节奏来说,早上、中午、晚上都是养生的重点时间段。而在每天的这三个时段,养生方法也各有不同。
一、早上养胃
黄金时间点:7点到9点
现如今,胃疼已成了现代人的“家常便饭”。据世界卫生组织一项统计显示,胃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高达80%,且正以每年17.43%的速度增长。
俗话说,胃病“三分靠治,七分靠养”。即使是没有胃病的人,在生活中也要特别注意对胃的保养。防范于未然,才能健康少病痛
早养胃:两个关键时间点
早上7点到9点,是胃经当令的时间。这个时间段,气血流经胃经,一定要让胃开始有条不紊地工作。
所以,我们早上要吃好,否则容易气血不足,并患上胃疾。这里,就需要注意两个时间点:
1.早上7:00一杯温水护胃
在7点左右喝杯温开水,可以湿润口腔、食管、胃黏膜,冲刷附着于黏膜的黏液和胆汁,促进胃肠蠕动,为进餐做好准备。
还可以补充身体流失的水分,但不宜过多饮水,约100毫升即可,以免冲淡胃酸,影响消化。也不宜喝凉水,以免对胃部造成刺激。
2.早上7:30吃好早餐养胃
研究表明,经常不吃早餐引发胃病、十二指肠溃疡的几率高达36%。还易导致低血糖、记忆力下降,增加胆结石患病风险。
一份好早餐应包含谷类、奶类、肉类、豆制品、水果和蔬菜等。此外,早餐不宜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在空腹状态下损伤胃黏膜。
二、中午养心
黄金时间点:11点到13点
中医养生强调“春夏养阳”,夏季在五行中对应“心”,因此夏季养生重在养心。
炎夏往往是心血管疾病高发期,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如何在高温季节养护心脏尤为重要。
午养心:做好两件事
11点到13点这个时间段,也就是午时,此时心经当令,是一天中最利于养心的关键时刻。
1.刺激心包经:保护心脏
人的身体有两条与心脏有关的经络,分别是心经和心包经。心主神明,心经和神智有关;心还主血脉,主要与心包经有关。
而在饭后半小时左右,如果适当地刺激心包经,可以增加心脏供血,有效地保护心脏。这个方法,不但适用于患心脏病的老人,对所有老人来说都是很好的养生妙招。
方法:用一只手沿对侧心包经的路径,从中指尖向上沿途按揉,内关、极泉等穴重点按揉。如果觉得按揉比较麻烦,沿心包经拍打也能获得同样的效果。
2.小睡片刻:护心血管,防心脏病
中医认为,心为五脏六腑之主宰。午睡不但有利于补足睡眠,而且能够改善冠脉血供,增强体力、消除疲劳。
有资料显示,午睡还可大大减少冠心病、心绞痛及心肌梗死的发病机会。即使睡不着,闭目养神对身心也是很有好处的。
三、晚上养百脉
黄金时间点:21点到23点
不少人会利用晚上的时间锻炼或是进行娱乐活动,不过,从21点到23点,就应该静下心来了。
因为这个时间段是三焦经当令之时,该经通达身体的五脏六腑,因此,也是增元气、养百脉的好时机。
晚养百脉:做好三个动作
1.手指梳头:气血畅
俗话说,头梳千遍,病少一半。中医推拿功法里有一招叫做“拿五经”,每次梳头就是在梳五经。
有疏通头皮经络、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要想起到保健的作用,晚上用手指梳头应不少于3分钟。
2.温水泡脚:补肾脏
人体的肾经是起于足下的,温水泡脚以后对肾经起到温养的作用,肾经自然也会对肾脏形成好的作用。
泡脚有个黄金时间点,晚上9点到11点泡脚最合适。而这段时间,也正是晚上养百脉的时间段。需要注意的是,泡脚的水温一定要适度,不能过热或过凉。
3.晚上捶背:好入睡
睡前捶背,可以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能有效改善睡眠,催人入睡。
捶背通常有拍法和击法两种方法,均沿脊柱两侧进行。拍法用虚掌,击法用虚拳,通过压缩空气而产生震动力;手法均宜轻不宜重,两侧掌根、掌侧同时用力,节奏均匀,着力富有弹性。
可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轻拍轻叩,速度以每分钟60~80下为宜,每次捶背时间以20分钟为限。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早养胃 午养心 晚养百脉 养胃护胃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小满养生 健脾化湿 下一篇:立秋之时余暑在,慎帖秋膘护脾胃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茶有6“色”功效各异,饮茶养生寒温有宜忌
- 秋季嗓子干、时痛,7款茶饮辩证用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十一月顺时养生:早卧晚起,保护阳气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春分养生
- 【实战伤寒论】6个经典名方,搞定一本伤寒论
- 【实战伤寒论】6个经典名方,搞定一本伤寒论
- 【实战伤寒论】6个经典名方,搞定一本伤寒论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