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脾胃多疲惫 进补之前重养胃
进入秋季,人体新陈代谢速度下降,而且经过酷夏各种冰冻食物的轰炸,很多人的脾胃处于疲劳状态,此时进补会加重脾胃负担,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因此,秋季进补前重在养胃。
秋季养胃要保证三原则: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吃饭细嚼慢咽,定时定量,不吃霉变、熏烤过度的食物。2.保持营养均衡。多吃煮熟、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蔬菜。尽量少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尤其忌贪吃生冷的瓜果。3.先泻火,再进补。秋季调理要先泻胃火,待燥火退后再进补。同时,注意胃部保暖,适当运动。
秋季进补前可先吃些绿豆、薏苡仁、扁豆等,祛除体内湿热之邪,促进脾胃功能恢复。待高温退去,可食用山药、芡实、小米等健脾和胃的食物。若腹胀、腹泻、打嗝、厌食,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药治疗。
秋季进补的时机选择,一般认为“寒露”过后,全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秋季,东北和西北地区气温偏低,人体需要能量来保暖御寒,正是进补的最佳时间。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是人体气血生化的关键。但对于消化能力弱的老人和儿童来说,常有积食的情况,急于进补反而可能加重脾胃负担。因此,只有当脾胃健运,身体已经能适应天气变化时,再开始进补为宜。
进补可遵循“三适”原则:适合、适度、适量。并非所有人都能“虚则补之”,也不是食物越贵越补,一味滥补可能适得其反。更切忌以药代食,提倡合理膳食。由于秋季比较干燥,应适度饮水。食补以滋阴润燥为主,如百合、银耳、藕、梨等。也可配合吃适量生津养胃的中药,如沙参、麦冬、石斛等。此外,中医认为秋燥伤肺,秋季主养肺,要少吃辛味食物,如葱、姜、蒜、韭菜等。而肺燥伤肝,可吃些酸味食物以补肝气,如苹果、柠檬、番茄等,但也不可过量,酸味刺激胃,容易诱发胃病。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中秋过后天渐凉 “秋冻养生”有诀窍 下一篇:夏秋之交养生要十分注意“三重”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