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过后 如何应对寒秋症
“十点十分去看戏”对颈椎也特别好。双臂向身体两侧伸开,和地面平行,类似钟表九点一刻时时针与分针的位置,然后双臂同时向十点十分的位置抬起,再回落到九点一刻的位置。重复这个动作,连续做20~30次,腰肌、背肌、胸肌、颈部肌肉都能得到锻炼。
什么叫“去看戏”呢?小时候在农村,墙很矮,隔壁在演戏,你想看戏的话就得把脚踮起来,伸长脖子。保持这个姿势几秒钟,之后再反复去做,你会发现,肩部、上肘、颈部、脚部肌肉都能得到锻炼。
“寒秋症”之三:“老寒腿”复发
注意膝关节的保健,运动方式要得当
天凉后,“老寒腿”的毛病很可能会悄悄来到你的身边。
专家说,人的膝关节活动范围很大,几乎承受着全身的重量。人到老年以后,膝关节由于长年的磨损,是最容易老化的。老化后的膝关节往往容易发生骨性关节炎,造成行动不便。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生,与气候也有密切关系,天气一变化,就容易复发。因此,老人到了秋季应特别当心,不要忽视膝关节的防寒保暖;还要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打太极拳、慢跑、做体操等,活动量以身体舒服、微有汗出为度,贵在持之以恒。
有些老年人经常以半蹲姿势,做膝关节前后左右摇晃动作进行锻炼。因半蹲时髌面压力最大,摇晃则更会加重磨损,致使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发生。所以,这种锻炼方式是不可取的。
防治老寒腿的3个新认识
新认识1:“老寒腿”并非全为老年人
老年人患老寒腿的可能性相对较大,但是目前老寒腿的发病率日趋年轻化,尤其一些年轻女性,寒冷时节依然短裙飘飘,虽美丽却“冻”人,老寒腿就会主动找上门来。所以在此提醒那些爱美却忽视了健康的女性朋友,一定要注意保暖和适当的锻炼,千万不要为了一时的美丽,让老寒腿钻了空子。
新认识2:“老寒腿”治好了并非不会再犯
老寒腿是一种“环境病”,一旦遇上诱发此病的气象环境——阴湿寒冷,很容易反复发作。所以提醒广大患者:即使经过治疗,病情好转,甚至症状完全消失,仍然要注意做好腿部(膝关节最重要)的保暖。
新认识3:“老寒腿”并非哪儿疼就锻炼哪儿
老寒腿的主要症状,多为膝关节疼痛,所以有些患者就把锻炼目标瞄准膝关节,经常以半蹲姿势作膝关节的前后左右摇晃动作。其实这样做是不科学的,因为半蹲时膝关节所承受的压力最大,摇晃反而加重磨损致使疼痛加重。老寒腿是一种慢性病,适度的体育锻炼可防止肌肉萎缩,增强腿部肌肉的力量。如打太极拳、慢跑以及做体操等,活动量以身体舒服、微有汗出为度,贵在持之以恒。
“寒秋症”之四:下肢发凉
注意下肢保暖,有症状要及时治疗
随着气温的降低,发生下肢动脉缺血的患者逐渐增多。下肢动脉缺血主要表现为下肢发凉、麻木,行走一定距离后下肢疼痛明显,需要休息一定时间方能继续行走(即通常所说的间歇性跛行)。周围血管病专家秦前刚提醒,下肢动脉缺血的病人如不进行有效的治疗,后期可出现溃疡形成,下肢发黑坏死而导致截肢。下肢动脉缺血一般分为急性缺血和慢性缺血。
秦前刚说,引起下肢发凉的疾病有很多种,主要包括急性动脉栓塞、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动脉硬化闭塞症伴血栓形成、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及糖尿病足。在自我防护上,第一就是不要让下肢受凉,也勿热敷,宜温水洗浴,以免加重缺血;第二是适度的下肢运动,可促进侧循环的建立,但不能过度,以免加重缺血;第三是如发生下肢动脉急性缺血,需及时治疗。另外,还要注意忌辛辣饮食,禁烟酒。
“寒秋症”之五:伤风感冒
伤风感冒时需对症用药
中秋过后,一场连绵不断的秋雨让气温骤降,使得伤风感冒的人逐渐多了起来。尤其是抵抗力比较弱的老人和孩子。不少人图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天干物燥初秋时,养生保健需防燥 下一篇:秋燥眼睛不适可热敷眼部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
无相关新闻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冬季如何防雾霾
- 不要问“病从何来”?只需问“治向何去”?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小寒养生
- 河北安国药市2016月2月23日快讯
- 安徽亳州药市2016年2月23日快讯
- 广西玉林药市2016年2月23日快讯
- 乙型脑炎方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