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寒气峭 谨防春温扰
春季,阴退阳长,寒去热来,此时虽阳气渐生,但阴寒未尽,尤其是早春,天气就好似孩儿脸,“一天变三变”。因此,若是人们有所疏忽,防护不当,很容易发生一种时病——春温。
春季,阴退阳长,寒去热来,此时虽阳气渐生,但阴寒未尽,尤其是早春,天气就好似孩儿脸,“一天变三变”。因此,若是人们有所疏忽,防护不当,很容易发生一种时病——春温。
中医认为,春温是感受温热病邪引起的一种急性热病,它的发生往往与人体劳作过度,衣食失宜,久病体弱等内在因素有关。多变的气候,常使人体对温热邪气的抵抗力下降,病邪乘虚而入即可发病。该病具有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的特点。初起虽有类似伤风感冒的表证,但病邪可很快入里,出现里热证。常伴有高热、心烦、口渴、头痛、便秘,全身皮肤黏膜可出现瘀点、瘀斑。病情发展,有的可因热盛动风,出现狂躁、惊厥、四肢抽搐,有的则表现为神昏谵语,精神萎靡,甚至休克而危及生命。中医所说的春温,实际上包括了现代医学中的重型流感、流脑等多种春季常见急性传染病。
春温虽属温热之证,但它却是乘寒而来,因而预防首先应注意料峭的春寒。早春乍暖还寒,须加强保暖,衣服切勿骤减,即所谓“春捂”。其次,应多开展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增强体质,提高对寒热变化的适应能力以及抗病能力,并多接受“日光浴”。再次,春天是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活跃之际,人们特别是儿童应避免到人流集中之处或拥挤的公共场所,以防春温的播散。对患者要注意隔离,并及时治疗。还有,早春可适食葱、姜、蒜、韭等食物,不但能助春阳生发,其中所含有效成分还有抗菌解毒作用。此外,可以选用板蓝根30克,金银花、野菊花、大青叶、贯众各15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进行预防。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早春寒气峭 谨防春温扰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春季养生助春阳 下一篇:无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
无相关新闻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