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补五脏首养肝
《黄帝内经》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阳春三月,万物复苏,自然界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阳春三月正是人体调养身体五脏大好良机。一年之计在于春,四季之中,春天属木,而人体的五脏之中,肝也是木性,因而春气通肝,春季是肝气最活跃的季节。因此,按照中医“四季侧重”的养生原则,春季补五脏应以养肝为先。
春季是养肝护肝的最佳时节,如果不注意情绪调节,肝气郁结,则会生出许多病来。每到春季,发生肝病或肝病复发的病人会较其他季节多。
情绪紧张会伤肝
在春天,肝气旺盛而升发,中医认为,春天是肝旺之时,应趁势养肝。春季养肝应该多吃凉性食品,像粥类、茶类、水果等都很不错。同时,春季养生也要注重精神调理,保持心胸开阔,情绪乐观,以使肝气顺达,气血调畅,达到防病保健康之目的。
如今,人们的许多不良生活习惯时时在伤肝,比如情绪紧张、长期熬夜、睡眠不足或贪杯酗酒,这都是“伤肝”举动。头晕眼花、气色萎黄、郁郁寡欢、爱发火、视力下降(或眼球干涩)、女性月经不调等都可能是肝出了问题。另外,长期肝气郁结,指甲可见竖纹,变薄、变脆;肝血不足,头发少而干枯,而且白发较多。
调养肝脏包括养肝和清肝,养肝重在睡眠,现代人经常熬夜,对于肝脏的损害尤其严重。“夜猫子”大多双目赤红,这是肝火上升的症状。《黄帝内经》中记载:“人卧血归于肝”,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睡眠时进入肝脏的血流量是站立时的7倍,流经肝脏血流量的增加,有利于增强肝细胞的功能,提高解毒能力。保证睡眠时间,“清肝泻火”,这能预防肝气升发太过。
谷类是养肝首选食品
不熬夜、少饮酒、吃新鲜蔬果、外出踏青等都是养肝的办法。在所有食物中,以枸杞、青苹果、青枣、山萸肉、枣仁、动物肝脏为养肝上品。要戒酒烟及一切对肝有损害的食物和药物,如腌、熏的食物,加了防腐剂的罐装食品,被黄曲霉素污染了的食品等。清淡、青色的饮食、天然原味的绿色青菜有利于肝脏,中医讲“肝主青色,青色如肝经”。
青色的食物可以起到养肝的作用,而刺激、辛辣、大鱼大肉、油炸的食物会增加肝的负担。人干的活多了,就会被累倒,肝也是一样,也会出问题。同时,清淡的食物也可以减少肠胃负担,增加食物中有效成分的利用率。养肝血的食品首选为谷类,其次为桂圆、栗子、红枣、核桃;蔬菜有绿豆芽、黄豆芽、菠菜、芹菜、莴笋、香椿、香菜、春笋等。
除了饮食方面要注意之外,心理调适对养肝非常重要。中医所说的五脏分别对应五种情绪——怒、喜、思、悲、恐。肝对应的是“怒”,正所谓“怒伤肝”,因此平素要心态平和,调整情绪。我们养肝关键就在情志畅达,心胸开阔,开心直率为养肝之要。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补五脏 春补五脏 养肝 养肝护肝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春三月怎么预防过敏 下一篇:无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