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宜择“气”
古人说“居宜择气”,这里的“气”,主要指天气、地气和生气。全世界四大长寿区,前苏联的高加索山、巴基斯坦的罕萨、厄瓜多尔的维利巴姆巴、中国的新疆和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共同的特点是山峦绵延、环境幽静、树木葱郁、空气清新。唐初大诗人王勃曾记述滕王阁美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就涵盖了美好居住环境的天气、地气和生气三大要素。从生物进化角度看,人是自然世界的产物,生命源于自然界;中医更认为人体生命是由天地间精气物质氤氲化合而孕育诞生,并适应天地运动变化基本法则才能成形生长、进化繁衍,这就决定了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有天生的依附关系。
择天气 理想居住地的天气要求空气清新,没有空气污染;温度适宜,无极寒或极热;气候宜人,四季分明或四季如春;空气湿润,雨量充沛,风沙较小,没有台风、飓风、沙尘暴等气象灾害。同时,居住地如风调雨顺,更有利于物产的获得;如果风雨失和,天气变化无端,则对人健康不利。
择地气 选择居住地的地理环境状况,包括海拔高度、山水情况、土壤情况、有无地方病等。居住地海拔高度不能太高,最好在2500m以下,以防发生高原反应的危险。居住地最好有山有水,且山清水秀。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俗语也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平常更多见到的是,好山好水出“好人”,土肥地沃水甜的自然环境,能养育出身体健康、皮肤润泽的人。而古之雅士更是对美好山水十分钟爱,陶渊明就曾有诗描写其结庐之地:“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么美的景色和意境,多么令人神往啊!在现代社会,由于科技发展,我们还能得到地方土壤的元素构成,这也是择居的一大参照。地方土壤不能有某种元素的缺乏或过度聚集,即不能有地方病,否则对健康十分不利。
择生气 选择居住地的生物条件,包括人群聚集情况。人作为自然生物,不能脱离其他自然生物存在,至少我们的食物就来源于自然生物。苏轼曾说:“无竹令人俗,无肉令人瘦。”而生物还是能点缀我们的生活空间,给环境带来生气,莺飞草长、翠鸟婉转,配上优美的环境,更能令人心旷神怡。择生气,还包括了择人气,就是要参考人群聚集情况选择居住地。居住环境中人不能过多,否则像城市一样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多令人感觉烦闷。宜居的地方,如小镇、如山乡,人群分布往往较为稀疏,却能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邻里和睦,这才是有利于养生的环境。
总之,中医经典《黄帝内经》早就指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即人的躯体结构、生理与心理活动本来就具有自然的属性。所以居住环境的选择,要充分参考居住地的天气、地气和生气,使人能与天地自然界紧密联系而构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即“天人合气”。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日常养生要养成五大良好习惯 下一篇:无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